首页 > 历史焦点

名人如何评价段祺瑞

时间:2017-08-01 09:54:32

名人如何评价段祺瑞

导语:名人如何评价段祺瑞:说起名人对段祺瑞的评价,就不得不讲段祺瑞的功与过!号称北洋之虎的段祺瑞有三造共和的美誉,为官清廉又被称为六不总理,享誉后世!唯有三一八惨案成为一生的污点!据悉,吴佩孚: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段祺瑞照片

名人如何评价段祺瑞

【六不总理】

段祺瑞虽为军阀,但人格形象颇佳,以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的“六不总理”享誉于世。

【清廉总理】

“北洋三杰”之一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之虎”,曾任国务总理、执政,有“三造共和”的美誉,是当时少有的廉洁官员。段祺瑞虽为军阀,但人格形象颇佳,由于笃信佛教,平日多半吃斋,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朴素,清廉如水,无积蓄、无房产。他一生做人信条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享誉于世。在物欲横流、无官不贪的民国时期,他是个官场的另类。

段祺瑞因致电要求清帝退位、抵制洪宪帝制和讨伐张勋复辟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梁启超评价段祺瑞:“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吴佩孚:“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段祺瑞一生酷爱围棋,资助过大批围棋手(如吴清源),被称“围棋的大后台”,好打牌;有组织才能,善于利用政治、军事手腕维护统治。 后人评段者,有挺其品质高尚,爱国有心。有骂其军阀,倾心权术,迷信武力。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段祺瑞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民国十五年,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上,造成“三·一八惨案”,旋被冯玉祥赶下台。“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有说法认为他随即赶到现场,向死者长跪不起,并决定终身食素,至死都没有违背这一决定。但是段政府称示威学生为“暴徒”。段祺瑞长跪不起不合常理,且前文称段祺瑞悼念遇难学生的史料有明显谬误(这段回忆中“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间与公认的发生时间不符)。有回忆者称段祺瑞在三一八之后在家中也吃荤,在其他场合吃素只是与信佛有关。

当时,达官贵人三妻六妾很时髦,段祺瑞也没有例外,讨了几房姨太太。他的第四位姨太太,貌美如花,知书达礼,段祺瑞很喜欢。但她一进门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原来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段祺瑞便忍痛割爱,吩咐他妻子要像嫁女儿一样,置办嫁妆,吹吹打打,很热闹地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段祺瑞让姨太出嫁的事,在当时传为佳话。

【没有房产】

段祺瑞一生没有房产,直到袁世凯以送套房子给他养女的名义(段在原配夫人过世后,娶了袁世凯的养女张氏为妻),给了段家一栋房子。这栋房产的原房主是与袁世凯打牌输了四十万大洋,才把房子抵押给袁世凯的,可没给房契。等老袁一死,房主的儿子拿着房契来找段祺瑞,要收回房子。后来段祺瑞到天津、上海,都是租房而住。

【不收礼】

作为一国军政首脑,给段祺瑞送礼的人自然会排成长队,但他从来不收礼。江苏督军齐燮元曾送给段祺瑞一件几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屏风,五光十色,非常珍贵。段祺瑞的家里人都喜欢得不得了,盼望段能留下这件宝物。谁知第二天一早,段就派人将屏风归还给了齐燮元。张作霖给段送来一些东北特产,并不值钱,但段祺瑞死活不肯收,最后在张作霖副官一再恳求下,才勉强收下两条江鱼。

【爱国】

最可称道的是,他晚年保持气节,不与日寇合作。“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又多次到天津秘密拜访段祺瑞。为避免日本人的要挟,段祺瑞举家迁来上海,公开表明自己的抗日态度。他接受《申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惟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爱国朝野一致,救国惟有自救耳。”

【最大污点】

段祺瑞一生最大污点,是在他任下,一九二六年发生“三一八”惨案,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不管是不是他的指使,领导责任是跑不掉的。惨案发生后,他随即赶到现场,向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作出严厉处罚凶手的指示,并决定终身食素以示忏悔,至死都没有违背这一决定。一九三四年春天,段祺瑞胃溃疡发作,引起胃部出血,被送到医院治疗。由于段祺瑞身体虚弱,医生家人纷纷劝他开荤,以加强营养,段祺瑞断然拒绝:“人可死,荤绝不能开!”对于一个军阀出身的人,也算是难能可贵了。

【名人评价】

吴佩孚:“天下无公,正未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奠国著奇功,大好河山归再造;时局至此,皆误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战,忧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勋。”

毛泽东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章士钊和毛泽东谈起段祺瑞,毛泽东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

名人如何评价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皖系军阀首领。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5年考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毕业后赴德国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896年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炮队统带兼武卫右军各学堂总办。1901年底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3年清廷成立练兵处,段成为袁世凯扩编北洋军的重要帮手。段与冯国璋、王士珍被人们称为“北洋三杰”。1909年调充第六镇统制。次年调任江北提督,加侍郎衔,驻江苏清江。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奉诏驰往湖北镇压革命。南北和谈期间,段于1912年初秉承袁世凯意旨,两次电促清廷退位。3月,袁世凯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1913年,段一度代理国务总理,调兵镇压二次革命。此后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调集豫、鄂、皖等省军队镇压白朗起义。1915年5月,他因不满袁世凯自为帝制,称病辞职。袁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洪宪帝制,请段复出,任参谋总长。4月,段代徐世昌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实权。

北洋军阀逐渐分化为直、皖两系,段是皖系的首领。1917年因对德宣战问题发生冲突,黎下令免去段的总理职务,段则策动督军团倒黎。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兵进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乱平,黎被迫去职,段迎原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自任总理,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同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段决定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受到冯国璋为首领的直系的阻挠,11月段被迫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但他策动督军团主战,迫冯请段复出和对南方用兵。

当北洋军占领湖南衡阳后,直系将领吴佩孚于1918年8月接连发出罢战主和通电,并攻击段政府的亲日卖国政策,直皖矛盾加剧。9月冯国璋代理总统期满下台,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任总统,段亦去总理职专任参战督办。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军败北,段去职移居天津。此后,段与奉系张作霖及南方孙中山联合反对直系统治,至1924年10月,奉系联合冯玉祥部打败直系,段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他召集“善后会议”以抵制孙中山所主张的国民会议。1926年3月18日,段竟然唆使执政府卫队向北京各界人民反帝请愿队伍开枪,死伤百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4月段又图谋联合奉、直,打击冯玉祥国民军,事泄段逃入东交民巷使馆区,因不为吴佩孚、张作霖所重视,遂退居天津租界当寓公,自号正道居士。1933年2月段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

因为“府院之争”和“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众人皆知的反面人物。早年的段祺瑞手持枪杆子,叱咤北洋政坛,争得了权力却落得个声名狼藉。政坛失意之后,段祺瑞隐居上海。时值日本侵华,曾是亲日派的段祺瑞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做到了大节不亏,严拒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始终是“威武不能屈”,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气节。

冒险南下上海

上海淮海中路一幢掩映在翠绿丛中的花园别墅,19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做过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现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1月,在北洋政府曾两度执政的段祺瑞迁居此楼,并在这里度过了余生。

段祺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是继袁世凯之后威权最盛的北洋军阀。1926年,段祺瑞退出政坛后,曾长期寓居天津租界。年近古稀的他为何突然拖着衰病之躯,千里迢迢南下寓居上海呢?原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鲸吞了我东三省,继而又企图控制华北地区,谋划组织华北傀儡政权。

日寇在京津物色合适人物,其中最主要的争取对象之一就是段祺瑞。

在日寇看来,当年的亲日派领袖段祺瑞与日本政府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虽然他退隐后无权无势,但倘若能在傀儡政权中挂名任职,那影响也是不小的。为此日寇派段祺瑞的一些故旧部属劝他出山,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叫王揖唐。到1932年底,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曾经数次到津密晤段祺瑞,请段出面组织华北政府,日本全力支持。段虽未答应,但也曾提出几项条件。其中一条是由日方提供3000万元以组织华北政府,发起“倒蒋”,并先提供60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

蒋介石获悉了这一情况。1933年初,华北局势危在旦夕,蒋介石深恐段祺瑞真的出山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于是急忙派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作为特使赴天津,秘密安排段祺瑞到上海。钱新之持蒋介石致段祺瑞的亲笔信到天津后,在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蒋介石小同乡李思浩的陪同下,拜见了段祺瑞。段与蒋有过一段师生关系。蒋介石早年曾就读于保定军官武备学堂,段祺瑞当时兼任该校总办,虽未为蒋直接授业解惑,但也算有师生之谊。蒋介石曾对段祺瑞侄儿段宏纲说:“我亦保定军官学堂学生,段先生是我的老师。”所以,钱新之一见段祺瑞,就递上蒋介石的信,并说蒋委员长十分想念老师,盼老师南下住一段日子,还许以国民政府名义给予优厚待遇。

段祺瑞此时深感自己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他也认定一旦出来做汉奸,便会落得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但又不敢断然拒绝,怕遭不测之祸,无奈之下只好与日寇虚与委蛇。在这进退两难之际,恰逢蒋介石执弟子礼派特使来请他南下,段祺瑞就答应此事,随钱新之南下了。他自己对外非常低调,声称:“此行无所谓任务。二小女在沪读书,余思之切,故前往一看。”“余研究佛学多年,将往普陀一游。余素患腿病,时愈时患,藉此长途旅行,以活动筋骨。”并表示:“适蒋派员希望过京时一谈,蒋系余之学生,余当然可见他谈谈。”

1933年1月24日,段祺瑞一行抵沪,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三年的岁月。

神秘的电报风波

段祺瑞在生活安定下来后,便表明了自己抗日的态度。他在接受《申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求。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爱国朝野一致,救国唯有自救耳。”

再说王揖唐附逆心切,段祺瑞南下后,他仍不遗余力为日寇效命,并试探段祺瑞对重返天津的意向。由此,还闹出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电报风波。

据载,1935年的一天,王揖唐给段祺瑞发了一封非常古怪的电报,全文为:“玉裁诗集,已预约五部,余诗接洽,再待奉告。王赓。”这封在局外人看了如坠五里雾中的电报,段祺瑞一看却是心知肚明。原来,王揖唐初名志洋,后改名王赓。“玉裁”原指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但此处则隐喻段祺瑞。“五部”是指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段祺瑞看出日寇仍要他出山,心想现在毕竟在上海,日寇也奈何他不得,但如若含糊其辞,恐日后蒋介石晓得了必生疑心。于是断然拒绝了王揖唐的邀约,并复一封电报如下:“专电转陈。玉公谓:股东决不同,不约其他方面,切勿接洽。即已预约者,请作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揖唐和段祺瑞的电报往来,尽管都用了暗语,但不知何故竟被一些嗅觉灵敏的记者获悉了。就在段祺瑞复电的第二天,上海一家报纸用醒目的大字标题登出了一段让局外人颇为不解的文字:“预约诗集有五部,段祺瑞不出售;津王某来电,措词闪烁;段复告务须一切作罢,态度坚决可佩。”一时猜测纷起,不少记者索性跑到段公馆探问究竟。段祺瑞感到这是向国人表明自己心迹的大好时机,就干脆请《立报》记者把往来的电文公布于众。他的这一爱国举动,深得人们的赞许。

段祺瑞自1926年被冯玉祥将军赶下台后,隐居天津,不久就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他日常除喜欢诵经外,就是搓麻将、下围棋。到上海后,他衣食无忧,起居如常。尽管他对世事表现出超然的姿态,但前来拜访的人仍络绎不绝。其中既有国民党政要,也有故友旧部,还有一些新闻记者。

蒋介石对段祺瑞始终十分关心,蒋介石亲自登门拜访段祺瑞的细节,颇能反映他对老师的态度。据段式巽回忆说:“那次蒋氏来访,管门的不认识,竟未启大门迎车入内,听任蒋车停在路旁、局处车内坐待。我从二楼遥见似有客至,下楼向仆役询问,接过名刺,则赫然蒋氏。急忙迎入,并扶老父出见。蒋氏向老人先致问候之意,坐定后又对老人的起居寒暖、身体现状及医疗情况等,询问甚详。情意殷勤,言词亲切。坐了一个多小时方辞去。”

据徐铸成先生回忆,蒋介石几次面谒段祺瑞,敬称“老师”,甚至一再向外透露,准备不久改组政府,推“老师”为总统,他自己任副总统,等“老师”百年以后,他再当总统。另据吕子韬先生回忆,蒋曾把段接到南京游玩,陪段参观他自任校长的中央军校,一路上搀扶着段,其实蒋是做给中央军校的学生看的。段祺瑞心里很清楚,1935年,他被蒋介石委任为国民政府委员时,他就没有心安理得地接受,而是一直未就职。

弥留之际留“八勿”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沪寓,享年71岁。段在弥留之际,留下亲笔遗嘱,内讲“八勿”,忧国忧民,阐述复兴之道,足可传世。其中说:

“余年已七十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唯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段祺瑞去世后,蒋介石拨给段家10万元作为丧殓费用。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表彰段祺瑞民国初年两造共和立功勋。12月9日,段祺瑞灵柩运抵北平,暂厝于西山卧佛寺。段祺瑞去世后,段夫人迁居愚园路近江苏路口的一幢花园洋房,蒋介石仍派人每月送去生活费5000元,直至其终享天年。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段祺瑞家人匆匆将段埋葬于北平西郊。直到1963年,段祺瑞侄子段宏纲和章士钊方在北京万安公墓觅地安葬了段,章士钊题写了墓碑:“合肥段公芝泉之墓”。

段祺瑞作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北洋军阀,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能得以盖棺,也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礼遇了。究其原因,这同毛泽东对他的一番评价有关。据段式巽回忆,解放初期,章士钊到北京后,曾将段祺瑞的历史扼要书呈毛泽东。毛阅后呵呵一笑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

1953年春,段式巽去北京,章士钊、李济深两位老人对她说:“你想,政府买下你段氏一处产业,花3000元,使用你们的房产,也每月按粮价折款付给租赁费,何曾作为‘敌产’对待?”这正说明,人民政府也肯定了段祺瑞在晚年保持民族气节的表现。

附录:

“父亲一生坚持不做汉奸”

——访段祺瑞的小女儿段式巽

戴健

1991年3月22日,笔者在上海段式巽家,曾和她有过一次长谈。段式巽是段祺瑞的小女儿,属虎,时年90岁,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不必上班,每月“关饷”时去学习一次,月工资161元。

问:您应该是我们合肥的老长亲了,到过合肥吗?听父亲讲过家世吗?

答:后来到过。那是在合肥的二叔二婶过生日,我们这一代就我一个人去祝贺。爸爸是老大,未去。其实小时候我就在合肥,我家房子离南门近,我常到包河玩。别处塘里的莲子都结9个,独独包河的莲子有10籽。爸爸说我们家原籍江西镜州,道光年间迁六安太平集,那里和合肥西乡接壤,同治时又搬家到离合肥城仅40里的城西桥。1881年我父亲16岁,就是从那里徒步跋涉2000里去威海从军的,后来他上了天津武备学堂,又考取第一名官费进入德国柏林军校。爸爸从克虏伯炮厂回国后逐渐升迁,再后来的事你们恐怕都晓得了。

问:有人说你父亲“三造共和”,评价很高;也有人说他投机革命,卖国。您作为他身边的女儿,是怎怎看的?

答:爸爸顶喜欢我这个女儿,我也几乎未离开过他。父亲的一生怎样评价,那是国家的事。不过章行严老告诉我,他给毛主席讲我爸爸的事,毛主席说:“有功有罪,已经化敌为友了嘛。”1963年父亲在北京万安公墓得以正式安葬,行严老题写墓碑:“合肥段公芝泉之墓”。

问:好像有评价说外界对您父亲晚年不为日伪威逼利诱,坚持不做汉奸。能说说您知道的情况吗?

答:我记得从1932年起,日本人就不断地来做我父亲的“工作”,希望与他们“合作”。蒋介石在保定时,曾是段祺瑞这个校长的学生,他便力邀父亲南下,避开日本人的纠缠。当爸爸以赴沪看望我二姐的名义登车时,大汉奸王揖唐还急匆匆赶来劝阻。我说“王大哥你就不要再讲了,老爷子主意已定!”在上海爸爸住进霞飞路1487号,那是陈调元的公馆。爸爸临去世前还特别提到“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爸爸死后我随妈妈搬到愚园路668弄10号远离干扰。他老人家一生不敛财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我们也没沾到他什么光。我年轻时嫁给袁世凯弟世普之孙袁家鼐,家鼐病故后我也一直受到国家的照顾,衣食无忧,应该心满意足了。

毛泽东亲自为我父母“批条子”

——段祺瑞之孙段宏范的回忆

拾年

核心提示:再往后,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段宏范去找章士钊帮忙,章士钊出面找毛泽东谈段家后人的情况,毛泽东问都会些什么,章士钊答夫妻两都是从南开大学毕业,毛泽东便批条子让段宏范和妻子去了小学当老师。

段祺瑞

千龙网北京(2011年)9月26日讯 初见段昌建,便觉得他与他的爷爷段祺瑞很有几分相似,高鼻梁,脸庞瘦窄,颧骨突出,眼睛明亮……只是说起话来京味十足,不知道当年的段祺瑞是说京话,还是安徽合肥的家乡话。

直到文革抄家时,段昌建才知道自己是段祺瑞的孙子。“那些红卫兵说我是军阀的后代,我当时就不明白,一家5口人住在16平米的房子里,怎么就成了军阀的后代。”后来母亲告诉他,在他还未出生时,拥有500多间房子的老段府被政府没收了,几经周折,他们一家被安排到这间16平米的房子中。

从此,“军阀”这个词伴随了段昌建的整个成长期:上学时,填家庭出身,虽然父母都是老师,但他只能填“军阀”;一到“三一八”惨案那天,他就躲避不敢去上学,怕被同学和老师责骂;初中毕业他报名参军,体检都过了,政审被刷下来,因为他是军阀之后;他没有机会参加高考,也没有机会入党;因为房子太小,人太多,他只能睡在父母的床底下。

对于爷爷段祺瑞,段昌建直言没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他反倒因为家庭背景错失很多机会。为官时,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他信佛吃素,为人严肃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朴素,清廉如水,无积蓄房产,一生中除了收过冯玉祥的几块南瓜再也没有收过礼。自始便有家人“不从政不从商不从军”的家训,他甚至没有为两个儿子谋过什么职位。

段昌建是段祺瑞最小的孙子,也是当前唯一在世的孙子。他的父亲段宏范是段祺瑞54岁那年所得,是最小的孩子,段祺瑞去世时他年仅18岁。说起自己的父亲,段昌建用了“胆小,无所作为”等词,年少时身为段家二公子,养尊处优;年轻时,尊父训儿子“不从政不从军不从商”,虽入了南开大学上学,却并未谋求什么职位,一大家人全靠蒋介石每月给的2000大洋;49年后,所有的生活来源中断,就靠变卖老段府中的东西过日,仅那台德国造的锅炉就被卖出过三次,每一次都被大哥段宏业赎回。

再往后,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段宏范去找章士钊帮忙,章士钊出面找毛泽东谈段家后人的情况,毛泽东问都会些什么,章士钊答夫妻两都是从南开大学毕业,毛泽东便批条子让段宏范和妻子去了小学当老师。

实际上,章士钊帮段家人不止一次两次。段祺瑞长子段宏业的二子段昌仁在49年后倒卖小五金,东西被扣押,自己害怕跑到新疆,是章士钊把此事给保下来,他才从新疆回来。段祺瑞的小孙女段慧敏上小学时,因老师和同学笑她是卖国贼的后代,受到很大刺激不去上学,也是章士钊找到毛泽东反映情况,怕段家的历史包袱影响后人,毛泽东当时指出,段祺瑞是一个历史人物,对他的后代不应该上纲上线。日后,各方面对段家后代就比较讲究政策了。

如今段祺瑞的子孙们遍布多地,美国、加拿大、台湾、天津、北京都有后裔,不过在北京就只有段昌建一家,他还住在那16平米的小房子中,他曾四处找人问询试图要回老段府,但回复都是那是历史问题,没有政策无法解决。08年他曾进入老段府看过,四周的房子被拆了许多,但内核还保留着旧貌,那些已经是文物了。(千龙网,拾年,原题为:段祺瑞孙子忆往事:毛泽东亲为父母“批条子”)

另面段祺瑞:“六不总理”一生无房产

何虎生

段祺瑞与北洋军阀的其他巨头相比,有一个地方是不同的,那便是一生为官清廉如水,因此在当时赢得了“六不总理”的美名,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

段祺瑞一生没有不动产,这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政客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16年间,有一个人能够始终处于政治舞台的中心,左右中国的政局。这个人就是“北洋三杰”之一,号称“北洋之虎”的段祺瑞。

在1924年3月纪念北京大学25周年的民意测验中,大学生们选出的“国内大人物”中,段祺瑞得票仅次于孙中山、陈独秀和蔡元培,与当时青年人的偶像胡适并驾齐驱,令吴佩孚、黎元洪、冯国璋、张作霖等人难以望其项背。

一生没有不动产,甘当租房客

段祺瑞与北洋军阀的其他巨头相比,有一个地方是与众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值得我们钦佩的,那便是一生为官清廉如水,不爱敛财,更不用人唯亲。因此他在当时赢得了“六不总理”的美名,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

段祺瑞和当时其他军阀一样,也讨了几房姨太太。当时的第四位姨太太,一进门就愁眉不展,原来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段祺瑞便吩咐他妻子要像嫁女儿一样,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段祺瑞让姨太出嫁的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体现出了段在私生活上较为检点的一面,与其他军阀欺男霸女、强取豪夺有一定区别。

段祺瑞一生没有不动产,这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政客中是绝无仅有的。段祺瑞在北京一直是租着房子生活,直到袁世凯以送套房子给他义女的名义(段祺瑞在原配夫人过世后,娶了袁世凯的养女张氏为妻),给了段家一栋房子。这栋房产的原房主是与袁世凯打牌输了40万大洋,才把房子抵押给袁世凯的,可没给房契。等老袁一死,房主的儿子拿着房契来找国务总理段祺瑞,要收回房子。段祺瑞见人家手中有房契,二话没说,带着一家人搬了家,这栋房子只住了两年。

段祺瑞曾是全国的军政首脑,大权在握,自然不缺人给他送东西。但是他从来不收礼,只是遇见最亲近的下属和友人送来礼物、却之不恭时,才会在礼物中挑选一两样最不值钱的东西留下,余者则悉数退还。当时的江苏督军、后来成为汉奸的齐燮元曾送给段祺瑞一件几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屏风,五光十色,非常惹眼。段祺瑞的家里人都喜欢得不得了,都盼望段能留下这件宝物。谁知第二天再看,宝物不见了,原来段祺瑞一早就派人将屏风归还给了齐燮元。只有一次例外,段祺瑞将别人送的礼物照单全收,那便是冯玉祥送来的一个大南瓜。1926年6月,段祺瑞欠黎元洪7万元,后因无力偿还被黎告上法庭,这件事足可说明段祺瑞在执政期间确实是一名清廉的官员,没有多少家财。

中国数千年家天下和世袭传统的熏陶,使得位高权重的官员总想要荫及子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但是在段祺瑞这里却是个例外。段家家规很严,夫人和姨太太都不准干预公事。有一位姨太太想替老妈子的亲戚谋个差事,段祺瑞立即气歪了鼻子(段祺瑞在生气的情况下鼻子会歪),表示自己不会做出卖官鬻爵的事情。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十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边,小时候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所以文化水平不算高。不少人劝段祺瑞给儿子在政府部门安排个职位,段都没有答应,在他看来自己的子女们应该靠自己,从最底层做起,一步步上升,不能一下子就做官。胞弟段祺甫来京求大哥给自己找个官做,段祺瑞也是一口回绝,给了他一些钱回去做买卖。

段祺瑞在下台之后,经济来源减少,为了节省开支,段祺瑞一改从不管家的习惯,亲自过目家中每日的账目。为了减少开销,段祺瑞在英租界47号路租了一套费用较少的住宅。乔迁之后,他连平日里十分喜欢的麻将也不打了,一日三餐都以米粥、馒头、素菜为主,四季均着布衣。公馆的规模也缩小了,厨房里人也少了,当差打杂的加上看门的,不过十来个人,原来太太小姐们每人屋里三四个老妈子也压缩到一两个。直到后来,除留下继妻张氏在身边外,其他姨太太都遣返回合肥老家,以减少开销。家里时常出现揭不开锅的窘困局面,多亏段祺瑞的一些老部下自愿轮流为段站岗放哨,帮助处理些杂务,这才使得公馆中不至于到了黄叶满阶无人扫的地步。

晚节可嘉,不当汉奸

段祺瑞下台后,主要居住在天津。1930年2月,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合反蒋,日本人认为有机可乘,密谋策动“北洋派大同盟”,拥戴段祺瑞和吴佩孚为领袖,组织华北傀儡政权,以控制华北地区。在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之下,段祺瑞和溥仪曾在天津有过一次密谋的会晤,不过双方都不愉快。事后有人问及,段祺瑞生气地说:“鄙人不才,忝为国家元首,这小子到今天还摆皇帝的臭架子,真是岂有此理!”由于段祺瑞和溥仪的不欢而散使得日本方面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持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土肥原贤二又多次到天津秘密拜访段祺瑞,想请段出面组织华北政府,并许愿只要段同意,日本将会全力支持,但遭到了段祺瑞的严词拒绝。日本人的举动引起了蒋介石的不安,毕竟段祺瑞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如果段和日本人合作,那势必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蒋介石坐不住了。

蒋介石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他通过国民党皖籍要员吴忠信引见,在北京饭店和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见过一面。蒋介石很诚恳地对段宏纲说:“我也是保定陆军学堂学生,段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因公务繁忙,不能前往天津看望先生。” 蒋介石早年曾就读于保定军官武备学堂,段祺瑞当时兼任该校总办,虽未为蒋直接授业解惑,但也算有师生之谊。会见后,蒋介石派吴忠信去天津拜访段祺瑞,送去两万元生活费。以后经常赠送巨款,保障段祺瑞全家的日用开销。这些钱对于捉襟见肘的段祺瑞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也让他加深了对蒋介石的好感。1933年1月19日,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永铭持蒋介石亲笔信赶到天津。信中,蒋介石恳请段祺瑞“南下颐养”,并表示待其南下之后,“随时就商国事”。年近七旬的段祺瑞本想在北方颐养天年,但当时风传日本人要劫持段祺瑞的消息,因此段也同意南下,他对钱永铭说:“我已老,不中用了,如介石认为我南下于国事有益,我可以随时就道。”

弥留之际的“八勿”

段在弥留之际,还心系国事,留下亲笔遗嘱,向政府提出“八勿”之说,作为国家的“复兴之道”。这“八勿”乃是: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段祺瑞的这“八勿”之说体现了其一生的政治、军事、外交、教育等各方面的心得,也颇有哲理,对后世的执政者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总之,在众多的北洋军阀中,段祺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历史已过去数十年了,我们的评价也可以更客观公正一些,可以放弃一些贴标签式的定论,这无论是对段祺瑞还是对历史本身都会更公平一些。(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导)(《人民论坛 》2011年第15期)

相关文章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导语:秦始汉武,一代帝王皇帝开始!阔灭六国,统一全国疆土,秦....

王莽根本不是穿越
王莽根本不是穿越

网上只听王莽穿越入汉,却不见王莽穿越回来干啥,这就肯定了王莽根本不是穿越者....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有字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有字

屈原死了,但是他在中国人的心中活了两千多年。人们为了纪念他还流传下来一个....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

易经虽然只有64卦,但却挡不住它成为国学瑰宝的身份。易经全文精深博奥,它包罗....

屈原是唐朝还是什么朝
屈原是唐朝还是什么朝

导语:说起屈原我们就会想起端午节,据说现在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设立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