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焦点

血战钢锯岭救了多少人

时间:2017-09-16 10:40:05

血战钢锯岭救了多少人

导语:电影血战钢锯岭讲述了一个坚决不拿枪的军人戴斯蒙德·道斯在战场上独自一人抢救下75名伤员的真实经历。血战钢锯岭救了多少人?据悉,他在战场上救的,远不止75人!“ONE MORE”(再救一个),道斯的心中只有这个声音,这个信仰让他一人在弹火中救出了75人。而在电影中,他甚至还救出了几个受伤的日本兵。一天就救出了75人,使道斯成为英雄,而事实上,在那致命的一场战斗之前,道斯已经救了很多人,在一次行动中,他不幸被击中。

undefined

血战钢锯岭救了多少人

一个坚决不拿枪的军人

影片故事取自于二战中美国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戴斯蒙德·道斯在战场上独自一人抢救下75名伤员的真实经历。

戴斯蒙德·道斯,美国陆军第77步兵师第307团1营B连2排的医务兵,也就是解放军中俗称的卫生员。道斯1919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林奇堡。青年时正逢美国经济上30年代着名的大萧条,所以道斯被迫于初中毕业就辍学工作,以贴补家用。由于受到大萧条的影响,道斯的父亲一直收入菲薄,在经济重压下时常酗酒,并有暴力倾向。一次在酒醉后差点用枪打死了道斯的小舅舅,当时是道斯的母亲奋力上前夺下枪并报警。这一幕给了年幼的道斯很深的印象。影片这一情节改为了道斯的父亲差点枪杀了道斯的母亲,是道斯上前夺了下枪。

加上道斯童年时,看到有关基督教“十诫”的绘画,特别是该隐杀害弟弟亚伯的绘画深受震撼,认为人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应剥夺他人的生命。影片中则是道斯和弟弟打架,险些失手打死弟弟而开始恪守“不可杀人”的信条。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道斯树立了坚决不碰武器更不会杀人的信念。在和平年代,这根本不是问题。但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4月,道斯应征入伍。

undefined

图2:道斯刚入伍时的照片

到了军营他依然坚持不碰武器的信条,拒绝携带任何武器,拒绝参加射击训练。显然这在军营中实在太过奇葩了,因此被军方列为“拒服兵役者”,受到了种种不公平的待遇,被认为是智障、白痴、懦夫、怪胎……,战友们排挤他、恐吓他、咒骂他、捉弄他、羞辱他,让他去洗厕所,禁止他休假,甚至群殴他;他的上级则是想尽办法刁难他,甚至以他拒绝服从拿枪命令为由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还有人以他精神失常为由要把他赶出军队。面对这一切磨难,道斯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坚决不拿枪不杀人,哪怕是面对不共戴天的仇敌,对他来说,他的武器就是上帝的准则。影片的前部分也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表现他在军队中的艰难处境,因此显得有些沉闷压抑,但同时也为后半部分惨烈的战争场面做了充分的铺垫,在道斯救下的很多人中就有不少是当初不理解他甚至极不友善的人,这样巨大的反差,更显出道斯的伟大。

undefined

图3:《血战钢锯岭》剧照,到了军营道斯还是坚持不拿枪不杀人

1944年,第77师结束训练开赴前线。在1944年6月的关岛战役和1944年10月的菲律宾战役中,道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往来穿梭,全力抢救伤员,因此获得了两枚铜星勋章,也由此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和尊敬。

一个虔诚的信徒

能够让道斯遵循不拿枪不杀人的信条,并且在军队的百般刁难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下来,这种刻板到迂腐的坚忍和执着,就是源自道斯坚定的信仰。他出生在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教派的家庭,基督复临安息日教派顾名思义是强调耶稣必将重回人间,恪守星期六为安息日,并坚持以圣经为信仰和教义的唯一依据,该会于1860年5月成立并定名,1861年组织地方教会。1863年建立总会,目前会众超过了一千万。

由于家庭的宗教信仰熏陶,使道斯成为一个非常虔诚的信徒,他的原则,他的坚持,都是因为他的信仰。

1945年4月1日,冲绳战役开始。道斯所在的第77师首先担负攻占琉球群岛外围的庆良间列岛和伊江岛的任务,没有参加进攻冲绳岛的作战。4月30日,由于冲绳岛上的作战陷入胶着,77师奉命上岛接替已经伤亡过半的96师。他们第一个进攻目标就是钢锯岭,也就是在战史上所称的前田高地,这是一个位于陡峭悬崖之上的台地,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在第一天的进攻中,由于道斯在战斗前的祷告,他所在的1营B连无一人阵亡,而同时投入作战的1营A连却伤亡惨重。

undefined

图4:《血战钢锯岭》剧照,道斯在军营中是非常特立独行

第二天,由于临时接到任务投入战斗,道斯来不及祷告,结果B连155人中有100人伤亡。道斯在高地上来回奔跑救助伤兵,他先给伤员进行简单处理,然后把伤员拖到崖壁边缘,再用绳子把他们降到山下的安全地带。整整12个小时,道斯赤手空拳地穿梭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先后救下了75名伤员!所有人都难以相信,身材瘦弱的道斯是如何在弹如雨下的火网中救下这么多伤员,就是不被子弹打中,光是搬运75名伤员就足以让他累倒,但事实却是他确实做到了,75名伤员的数字是得到官方正式认可的。

道斯事后这样回忆:“我们有很多伤员躺在前线,有一些还是我的朋友,我不能放弃。我有一个日本急救包、两个美国急救包,我口袋里塞满了绷带。我决不会放弃我的战友。他们知道,如果有任何可能的方式,我就会照顾他们,我一定会的!……我爱我的战友,他们也爱我。我不认为我是一个英雄。我不会放弃他们,就像母亲不会放弃她的孩子……我心里一直在祈祷,主啊,求你帮帮我吧,让我再多救一个吧。救了一个之后,我又跟上帝祈求说:再让我救一个吧,多一个就好!”

undefined

图5:《血战钢锯岭》剧照,道斯不停祷告,一个接一个抢救伤员

他的博爱,他的无畏,使他迅速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和钦佩。

5月5日,美军向前田高地发起总攻。这天是星期六,也就是道斯所在的基督复临安息日教派信仰的安息日,不能工作。但是这时B连只剩下他一名医务兵了,连长恳求他:我们真的很需要你。道斯回答说,我愿意去,但请先让我读一段《圣经》。连长拿起电话请示营长,道斯正在祷告,我们要推迟十分钟发起进攻。营长居然同意全营的进攻因此推迟十分钟,而且得知这一情况后,为1营提供火力支援的海军和航空兵(当时美军还没成立独立的空军,航空部队隶属于陆军航空兵)也都推迟行动,静候道斯祷告。因为这时,所有人都相信,上帝触摸过道斯的手,他会给大家带来好运。影片也真实再现了这个情节,全连为等待道斯祷告而推迟进攻。果不其然,美军当天的总攻一举奏效,顺利攻占前田高地。

undefined

图6:《血战钢锯岭》剧照,全连在进攻前等候道斯祷告。

5月21日,在进攻冲绳首府首里的战斗中,道斯在救助伤员时,一枚手榴弹落在身边,把他炸成重伤,后来从他身上取出了17块弹片。就在

战友用担架抬着他送往救护站的路上,他看到路边有个伤员,他从担架上下来,为这位伤员处理伤口,发现伤员比自己的伤势更重,就让战友先把伤员送走,自己前往后方救护站。在去救护站的路上被日军击中胳膊,再次负伤,最后是爬了约300米的山路,回到救护站。当他被送到医院船上,才发现从不离身的《圣经》丢失了。他赶紧拜托还在战场上的战友帮忙找找看。已经撤下阵地休整的B连对此极为重视,立即组成搜索队,返回战场寻找,最后找到了这本已经被烧焦了一半的《圣经》。道斯后来说自己能从战场上平安归来,是上帝的恩赐,为的就是让他正在战场上挽救更多的生命。

影片中有个细节,战斗结束后的夜晚,道斯和战友们在战壕里吃饭,战友打开了罐头,他却没吃,战友不解地问他怎么不吃,道斯笑着摆手说:我吃素。在如此艰难的时刻,道斯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这是多么难得。而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仰,才能从战友的排挤中坚持了下来,才能在战场上如此无畏地救助伤员。

一个传奇的英雄

道斯在战场上的经历,绝对堪称神奇,而他也因为不顾自身安危抢救伤员,在1945年10月12日,由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他颁发了美国最高荣誉--国会荣誉勋章,在授勋时杜鲁门说:“为你授勋我感到骄傲,这是一个比我成为总统更大的荣耀。”他是美国自设立国会荣誉勋章以来,第一个没有任何杀敌记录而获此殊荣的士兵。

undefined

图7:杜鲁门向道斯授予国会勋章

在战争中道斯先后四次负伤,因此还获得了三枚代表战伤的紫心勋章。1946年他又染上肺结核,使得他多次负伤的身体状况更加雪上加霜,到1951年8月退伍时,他已经被鉴定为残疾,随后接受了将近五年半的治疗,并失去了劳动能力。道斯回到家乡后用政府发给的残疾津贴买了四亩地,真正是解甲归田,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undefined

图8:战后的道斯,他脖子上佩戴的蓝色绶带勋章就是国会荣誉勋章

除了在1961年代表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前往白宫接受时任总统肯尼迪的接见外,几乎没有再出席什么公开活动,基本淡出了公众视野,直到2006年3月23日,在家乡林奇堡去世,被以最高规格的军礼下葬于田纳西州查图努加市国家公墓。

对于这样一位不拿枪不杀人的真英雄,好莱坞一直都想把道斯的故事搬上银幕,梅尔·吉布森2004年就想拍成电影,但好事多磨,直到2014年才最终确定拍摄。这也是梅尔·吉布森在2006年执导《启示》整整十年后再次执导影片。十年磨一剑打造的确实是精品,剧情来自真人真事,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武器道具更是力求真实再现当年的场景,尽管影片只是选取了道斯在钢锯岭之战中的经历,但是逼真的战争场面却被公认是继《挽救大兵瑞恩》以后20年来最真实的战争片。影片用最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战争的杀戮和血腥,而道斯的和平主义以及无私博爱的精神,在这样惨烈的战争场面反衬下,更是显得难能可贵,给予观众的感动也更为深刻震撼。

undefined

图9:《血战钢锯岭》剧照,医务兵道斯头盔上有红十字标志,左手臂上也有红十字臂章,但日军会专门狙击医务兵,所以上战场后这些标志都不能佩戴

一场惨烈的登陆战役

钢锯岭之战是冲绳战役中的一场战斗,说起太平洋战争中的岛屿登陆战,人们更熟悉的是1945年2月的硫磺岛战役,为了夺取总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美军投入3个陆战师共约3万人,血战36天,付出了2.6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超过了日军2.3万人的伤亡,这也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进攻方伤亡超过防御方的战役,美军参战的3个陆战师,平均伤亡率超过40%,一线战斗连队伤亡率更是高达70%,甚至出现过36个小时中一个步兵连接连损失30位连长的极端情况,几乎每小时就换一位连长!为了拿下硫磺岛,美军平均每天伤亡722人,每推进一米就要倒下3个人!特别是美军攻占制高点折钵山后插上星条旗的照片更是成为二战中最着名的照片,因为要说战斗的惨烈,自然首先会想到硫磺岛。

而冲绳战役人们往往都只知道围绕登陆战而展开的海空大战,比如日军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的决死突击,比如以自杀式攻击的神风特攻为主要形式的十次“菊水”特攻,对于岛上的地面战相关介绍并不多。实际上冲绳岛上的战斗惨烈程度并不硫磺岛逊色,以一组数据来说明:美军投入了3个陆战师和5个陆军步兵师,总共约20万人,血战96天,不算海军人员,仅仅是地面战的伤亡,陆军阵亡4600人,陆战队阵亡3400人,陆军负伤18100人,陆战队负伤13600人,总伤亡人数高达39700人,伤亡率约20%,平均每天伤亡413人,而且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就是在冲绳战役中阵亡。

undefined

图10:美军在冲绳战役中也是伤亡惨重

岛上的日军约10万人,除了7400人被俘外,基本全部阵亡,另外还有大量平民死亡,平民死亡的确切数据难以考证,从7万到15万都有。日美双方的死亡总数超过了20万!

影片中钢锯岭就是日军在首里防线的一处核心阵地前田高地,为了夺取这个位于悬崖上的台地,美军77师307团1营付出了伤亡500人的代价,几乎占全营编制人数的60%,损失相当惨重。从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中可以完全想象到战场上的惨烈,面对美军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援--海军战列舰最大口径主炮达到406毫米,影片中就有战列舰舰炮轰击的震撼场面--日军采取了坑道战术,避开美军的火力轰击,然后对美军步兵展开近战,迫使美军只能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影片中真实表现了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对日军工事的攻击力,特别是火焰喷射器更是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当时美军就有人提出用毒气对付坑道中的日军,但最终美军没有使用毒气,而主要使用火焰喷射器,其实火焰喷射器的杀伤力远比毒气更为残忍。

undefined

图11:《血战钢锯岭》剧照,美军正用火焰喷射器火烧日军

遍地的死尸,血腥的残肢断体,绝对令人记忆深刻,战争就是这样的人间地狱,正因为如此,才更使人珍惜和平。

血战钢锯岭救了多少人

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Doss)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伤兵的生命而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同时也是首位获此荣誉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医疗兵的传奇故事。

关于这部电影

先来看看网友们都是如何评论的

无论你信仰什么,只要你活得精彩,与众不同,就可以给你点赞。

让人重拾久违的心潮澎湃,再次诠释了“勇敢的心”

既拍出了历史的真实,又表达了对良知的坚守。

“信仰”“良心拒服兵役者”“军事审判”

在观看《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时,有这样三个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引起了民享君的思考,借此谈谈我的观影有感吧:

电影中Doss因为信仰,本属于拒服兵役群体,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让Doss也主动参军走上“抗日”之路。他在部队里训练的成绩都很出色,唯有不碰武器这么一条信仰被他所坚持,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不拿武器的医务兵。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是一种信仰,信仰的前提是相信,相信法律的精神,相信法治的理念。我们需要通过法庭上的仪式感、严格的程序正义、尊重历史和传统、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来获得信仰。

“良心拒服兵役者”,简称CO,通常指因种族或宗教信念拒绝拿起武器服兵役的人。Doss就是个 “良心拒服兵役者”,以独特的方式履行着自己作为军人和爱国者的职责。

一次次往返战场,一次次的救出伤员,几十个小时的不眠不休。

大部队撤离后,Doss出于自己的信仰,毅然留在了战场,救护受伤的战友。

正是他有着作为一名战士的良知,作为一名医疗兵对伤者的责任,使得他完成了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救助了几十名伤员的奇迹。信仰给人以动力,而良知与责任才是让一个充满力量的人选择做对的事情并坚持到底的真正力量。

Doss面对法庭的审判,坚持自己的信仰为自己做出了无罪辩护。当法庭上所有人都认为Doss有罪,即将判决他有罪的时候,Doss的父亲向法庭提交了一份以往“良心拒服兵役者”无罪的判例。法庭里所有人都表现出了对法律与人权的尊重,从法官到指控Doss的军官全部都同意认定Doss无罪,不再做出指控。

此后,即便他们的内心并不认同Doss不肯拿枪的行为,依然尊重法律,认可Doss作为一名不持枪的医疗兵与他们一起训练上战场。这既是“信仰之战的胜利”更是法律尊严的胜利,法律在电影里的每一个军人心中都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一个人傻到一定程度,全世界都要让道1

信仰是一件不大好讨论的事情,每个人的信仰千差万别,这个世界的人为信仰打得不可开交。然而信仰是什么?信仰究竟有什么意义?信仰之间的冲突如何破解?

影片结束时,我们大概明白了:有一种坚持叫自我坚持,有一种较劲叫和自己较劲。这大概提供了另外一种温和的方式:信仰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而不是别人。所以,真正的信仰并不会冲突,因为信仰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并不是用来统一世界的。

在重返钢锯岭之前,上司和多斯有一段对话。他说:我们不知道你的信仰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你的信仰有多么坚定。可见信仰的力量并非来自信仰本身,而是来自始终如一的坚守。证明坚守的方式也并不是要求别人都和自己一样,而是无论发生什么,自己始终都是一样。

钢锯岭下,在发起最后的冲刺前,全连队都在等多斯祷告完毕。一个人傻到一定程度,全世界都要为他让道。在战士心里,多斯几乎成了信仰的代名词。有多斯在,胜利的希望就大大提高。

这是一场充满信仰的战争。日本人为了天皇陛下,美国人为了国土,为了自由民主,而多斯,为了救人。

3

其实,信仰并不是个高高在上的词,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给了我们向这个世界说“不”的勇气。对TA的信任、对爱情的义无反顾、对家人的无私付出,甚至某些无厘头的小癖好……这些我们内心坚持的东西,都是信仰。

然而,在这个诱惑多多、压力重重的社会里,生活场里各种嘴脸相伴相生,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舒服地活着,随波逐流,而渐渐放弃信仰和自我。

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旦成为那个与人群逆行的人,要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就要比别人多得多,所走的道路也会曲折得多、崎岖得多。我们不断放弃、妥协,节节后退。

可是,我们多多少少也会厌倦这样的状况,厌倦这样完全没有自我的自己。所以,当我们发现多斯时,仿佛在茫茫夜空看到一颗闪耀的明星,不禁注目仰望。

我们为多斯而感动,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当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我只想一点一点把它拼凑回来”的英雄,而且还因为他就像那个在生活中失落的我们自己,那个勇往直前,为了信念,无所畏惧的自己。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那些不眠的夜晚,我们回首过去,却发现自己已失去梦想,成为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的怅惘和惶恐。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梦想、信仰和雄心壮志,但始终如一的坚持,越挫越勇的永不放弃却一直是稀缺品。

正如乔布斯所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继续随波逐流,还是活出自己。路就在脚下,你自己选择。

血战钢锯岭救了多少人

戴斯蒙德·道斯的档案上有拒绝服兵役的“黑历史”,可是他又主动报名参军,因为拒绝使用武器,曾被送上军事法庭,结果却又在战场上赤手空拳挽救了75个战友而被美国总统杜鲁门亲自授勋……要不是“有图有真相”,历史上确有此人、确有这些事,估计大家会觉得这是个有想象力的编剧编出来的故事。如今,随着好莱坞大片《血战钢锯岭》的上映,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戴斯蒙德·道斯再次被世人关注。

《血战钢锯岭》是大腕儿梅尔·吉布森沉寂十年之后的导演新作,这部电影于11月4日在北美上映,赢得一片叫好之声,被认为是即将到来的颁奖季的热门影片。影片于昨日开始在内地上映,凭借着之前的好口碑,票房前景为人看好。通过该片,大无畏的人类精神又在银幕上大放光彩。主人公达到了神一样的高度,带来了天国般的温暖救赎,但是,他却并不是伪神,而是真人。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达到神一样的高度的人——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故事。

誓不拿枪,在军营中被嘲弄

戴斯蒙德·道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杀害一个敌人,而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勋章的美国军人。道斯1919年2月7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林奇堡市,他的父亲威廉托马斯·道斯是一名木匠,母亲名叫伯莎(奥利弗)·道斯。

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徒,道斯严格遵守教规,十几岁时,当听到广播中呼吁大家为一位遭遇车祸的人献血之时,他立刻往返6英里徒步前往医院献血。

小时候和哥哥打架时,道斯用砖头将哥哥打伤,这让他陷入深深的忏悔中,痛恨一切“暴力”。道斯的父亲仍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他留下的阴影中。一战夺走了他朋友的生命,战后创伤后遗症使他变成了酒鬼,经常打孩子,有时甚至会打老婆,终于在一次争吵之中,父亲借着酒劲拿出了枪,母亲吓得报了警,她把枪交给年幼的道斯,让他藏好。道斯回来时看到父亲被警察带走的一幕,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摸到枪。

而在电影中,道斯与枪的恩断义绝是因为父亲再次家暴母亲,他抢过父亲手里的枪,将枪口冲向了父亲,虽然最终并没有扣动扳机,但是道斯后来对战友说那一刻,他的心里已经把父亲杀死了,也就是那次,戴斯蒙德·道斯在心里发誓,今生再也不会碰枪,再也不会以暴制暴。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戴斯蒙德·道斯1942年4月自愿入伍,《血战钢锯岭》中,扮演道斯的是“蜘蛛侠”安德鲁·加菲尔德,两人虽然外表不像,体格却很像,道斯高高瘦瘦,在电影里被队友嘲笑为“玉米秆”,风一吹就倒。生活中的道斯也是如此,他很高很瘦,身高约1.77米,体重却没有66公斤,不过虽然瘦,但他却很结实,和电影里演的一样,道斯虽然不拿枪,但是在其他的军事训练上,却成绩出众。在美国山地长大的道斯身体灵活,热爱登山攀爬,耐力和感觉都非常好,这也许是他之后能创造出奇迹的一个主要原因。道斯不拿枪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怎么用枪,据说他小时候就打过靶,但是他从来不会因为愤怒而使用武器,不管这个让他愤怒的人,是朋友还是敌人。

去残酷的战场,却不愿意拿枪,要当个“和平主义者”,这在现在看来都“匪夷所思”,更何况是那个时候,道斯被大家视为异类和胆小鬼,他在军营里的日子并不好过,被长官和战友排挤、嘲讽和殴打,还曾经被送到了特殊的营区参加劳动。不准他在周末去教堂,甚至不准他与新婚妻子见面。大家用了很多方法想逼他退伍,甚至因为他的“不愿携带武器”而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对于所承受的这一切,道斯化解的方式就是看《圣经》,然后,以仁慈的态度去面对,他说:“当所有人都在杀人的时候,我要救人。我想参军,我要当医疗兵照顾你们,我想去战场。”最终,经过不断申诉,他赢得了军事法庭的裁判,获得了不带枪上战场的权利。

他在战场上救的,远不止75人

道斯在战争期间服役于第77步兵师,第307步兵团医疗分队,1945年,他所属的部队接到的命令是进攻当时位于冲绳岛的钢锯岭——一个400英尺高,近乎垂直的悬崖。

冲绳岛战役有“铁暴雨”之称,这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日本方面共有超过10万名士兵战死或被俘虏,美军遭受的人员伤亡亦超过8万人。冲绳岛仅仅40平方公里大小,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伤亡4500人,平均每2个人就要杀死1名敌人,是公认的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一。在冲绳的战斗结束数星期后,美军得以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最后导致日本投降。

手无寸铁的道斯就来到了这片战场上,在这片不到40公里的岛上,遍布日本人设的机关、埋伏、碉堡和地洞。当美军刚一登顶,便遭受到猛烈的炮火攻击,不得不下令撤退,然而道斯却在全军退回山脚的情况下,独自留在了山崖顶上,一个人面对日军以及漫天炮火,一次又一次冲入,将战友拖出来,再在悬崖边,用自己发明的方式把队友绑好,放下山崖,“ONE MORE”(再救一个),道斯的心中只有这个声音,这个信仰让他一人在弹火中救出了75人。

之后,道斯说:“战场上遍布着尸体。我不能把我的兄弟们留在战场,他们知道,只要我能,我一定会照顾他们,一定会带他们回家。”事实上,道斯也是那样做的,有一个士兵,双腿被炸断,胸部中弹。在其他军医已经放弃他时,道斯硬是把他拖到了后方,最后这个士兵生存了下来,活到72岁。而在电影中,他甚至还救出了几个受伤的日本兵。

一天就救出了75人,使道斯成为英雄,而事实上,在那致命的一场战斗之前,道斯已经救了很多人,在一次行动中,他不幸被击中。但他只是随便包扎了一下,就又返回战场,当他的左臂被手榴弹击中,他依然凭借自己的毅力走回救治站。后来他的左腿被手榴弹炸断,他无法行走,只好被战友用担架抬回后方,但当他看到比他更严重的伤员后,就从担架上滚下,将救治的机会先让给其他人。

道斯的英勇赢得了战友们的极大尊重,他甚至成了大家的“保护神”,在战斗之前,队友们甚至要求先让道斯为大家祈祷。道斯的英雄行为获得了美国国会荣誉勋章,1945年11月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为道斯亲自授勋,道斯由此成为二战期间第一个拒服兵役,没有任何杀死敌人记录却获得最高荣誉的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只有三人获得此特殊表彰(另两个分别是托马斯·贝内特和约瑟夫·拉波因特)。

导演梅尔·吉布森在采访中曾提及:“他的故事令人难以置信,简直是英雄主义的顶峰。”当信仰与战争纠缠在一起时,会是世间最难解的问题,但是,《血战钢锯岭》不是在讨论宗教,而是在讲一个人内心的强大,这个人因为坚持着不愿去屠杀别人的信念,而有了一段不同于别人的传奇。在这个不可摧毁的精神内核下,美国主旋律的高昂宏大找到了一个坚实的基点。道斯的光芒是透过银幕一点点地散发出来的,他的成长带着家庭矛盾和时代的印记,他参军在军营也是“问题士兵”,与高层进行着不卑不亢的对峙,但是,当他转身冲向枪林弹雨的时候,他的那个始终被嘲笑的信仰却成为神迹——神不是用来祈祷和称颂的,更是用来行动的。

虽然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揭开了美国社会英雄梦虚伪的一面,但是,不得不承认,看了《血战钢锯岭》,还是会让人被深深打动,让那力量在心间驻留。

冲绳岛战役,他少了一个肺和五根肋骨

《血战钢锯岭》的结尾将道斯定格在英雄的一幕,之后就是他和妻子多萝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至妻子1991年因脑癌病逝。但实际上,道斯饱受战争创伤,并不是只在最后腿部受了重创而已。

据悉,道斯在冲绳岛战役中四次负伤,一次战斗让他少了一个肺和五根肋骨,后来因为肺结核而在1946年离开部队。他花了五年时间接受有关肺结核的治疗。受伤病所困,道斯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和妻子就生活在佐治亚州的小农场,两人生有一个孩子。在多萝西去世后,道斯又与弗朗西斯·杜曼结婚,2006年,戴斯蒙德·多斯在家中逝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市国家公墓。

电影中,道斯与妻子一见钟情,还因此献血,事实上,这是把两件事合在了一起,如前所讲,道斯去献血是因为他在广播中听到呼吁大家为一位遭遇车祸的人献血,不过,导演梅尔·吉布森表示,道斯对多萝西确实是一见钟情,“据我所知是这样的。这么安排也有点是为了道斯——他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点孤注一掷,并且有另一种精神引领着他。这一点没法分析也不好形容,感觉他有点超脱:潜意识和精神上的行为比较多,差不多是这样。我喜欢这样的故事,特别是这些在艰苦环境中平凡却伟大的人和事。”

2004年,一部名为《良心拒服兵役者》的纪录片拍摄完成,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道斯,他的故事还曾被出版成书,不过道斯生前对于将其故事拍成电影比较谨慎,他认为真正的英雄,是那些为和平牺牲自己、已经长眠在土地里的战友。如果一定要拍成电影,他希望把他的故事交给有能力的、可以值得信任的、理解他的电影人手里,最终,在他逝世十年后,梅尔·吉布森将其搬上银幕。

扮演道斯的安德鲁·加菲尔德说扮演这个角色,是对自己的救赎,因为道斯拥有一个美丽的灵魂,他是个内心干净的、纯粹的、简单的乡村男孩:“对我来说这就像是获得救赎,因为我只能梦想成为这种孩子般的人。”

梅尔·吉布森也认为,观众无需更多考虑道斯的宗教信仰,而应对战争、对生命的本质深思,“战争是件悲惨的事情,但战争还是会不断重复上演。这部电影中,大家可以看到,在战争面前人类的灵魂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我觉得还要有更深层面的思考,这也是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将
中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将

中国古代天下第一名将导语:战功赫赫,声名远播,华夏第一名将是谁?中国古代天下....

中国历史书籍推荐经典
中国历史书籍推荐经典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更古未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岁月里,古人流传下来许....

公元元年是谁定的
公元元年是谁定的

导语:公元元年,也称公历纪年,或称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

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导语:说到许多小常识小知识,有时候你可能了解一些,当然了,一般这些小知识在我们....

日本人对戴安澜的评价
日本人对戴安澜的评价

日本人对戴安澜的评价导语:中国远征同古一战,让日寇尝到了戴安澜的厉害,也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