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焦点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时间:2019-08-31 20:06:36

爱新觉罗发迹于中国东北,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统一东北各个部落的纷争,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金朝,有了争锋天下的资本。其实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就他的子孙。也是清朝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集庆》册为直系皇室册,甲、乙、丙、丁册为宗室册,戊、己、庚册为觉罗册。《爱新觉罗宗谱》原称《清玉牒》。清初沿袭明制于顺治九年(1652年)设宗人府,掌皇族属籍,并纂修皇族谱系《玉牒》。

《爱新觉罗宗谱》是清朝产生的一部大型统谱。

清朝最后一次修玉牒,是在光绪33年(1907年)。1915年,逊清廷又通知各地宗室、觉罗呈报户口,准备再次续修家族宗谱,没有了江山,要做这件事很不容易,一直拖到了1921年阴历6月,到次年的闰5月完成。

1935年,宗室熙洽在东北上书满洲国皇帝溥仪,请求续修爱新觉罗家族宗谱。次年8月,溥仪下了一道“圣旨”,修谱所需的费用,由“恩赐款”项中支用,不足部分由同族人捐助。这次修谱由朴厚、钟继、溥瀛、斌碹、今松乔、庆厚负责。除了汇总、普查资料外,充分利用各宗支的原修家谱。关内京津方面由载涛、载润负责,把各府家谱正本送到东北。同时,这次修谱还参照了1907年、1922年玉牒,实际上是历次玉牒的总汇。最后用铅字排印,精装为8大册。

首卷转录自《清朝通志》的“爱新觉罗源流”之外,只包括例言、世系图、世系谱(录)3部分,与普通的民间家谱略有不同。子孙排行字语(字辈)作为谱录的排列依据,融人在世系谱之中;一般族谱中的“告身(恩纶录)”,记的是家族受到皇家赏赐,爱新觉罗本系皇族,自然也就无所谓皇家的恩纶了;由于历代皇室编有专门的《圣训》,记述了历代祖先对子孙的训示,而《宗人府则例》,实际上是以国家立法形式出现的皇族“族规”,在《宗谱》中也就没有一般族谱中的“家训”部分;至于像科举、传记、墓图、著述这几部分,同样因皇家各有专门的书籍,在《宗谱》中也没有必要重复记述了。

《宗谱》的首册是“星源吉庆”,为帝系图,以及历朝帝后大事,附录妃、嫔及皇子女。另外7册为世系表:甲册为文宗、宣宗、仁宗、高宗、世宗、圣祖、世祖、太宗位下世系子孙;乙、丙册为太祖位下世系子孙;丁册为显祖位下世系子孙;戊、己、庚册为景祖、兴祖位下世系子孙。

世系表中的内容,包括名字、生母姓氏、生卒年月日时、寿数、妻妾、子嗣、爵秩、封赠。不同于竖格玉牒,它没有关于女儿、女婿的记载。

甲册

1-4:德宗景,穆宗毅,文宗显,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纯,世宗宪,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孙。

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 之子孙。

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公塔拜,第七子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第十四子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亲王多铎,第十六子费扬果之子孙。

丁册

1-5: 显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贝勒穆尔哈齐,第三子亲王舒尔哈齐,第四子郡王雅尔哈齐,第五子贝勒巴雅喇 之子孙。

5:玉牒之末: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肃亲王豪格之第五子温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广略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怀愍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苏努此支降为红带子

玉牒之末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将军兴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硕托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颖毅亲王萨哈廉之第一子阿达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辅国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额克亲之第六子额尔济图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乐之第十九子务尔占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尔泰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类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费扬果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一子阿尔通阿第一子舒尔赫宜此支降为觉罗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玉牒之末

子[此支宗谱未记载,记载对象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间黜宗室]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第二子爱度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支下扬桑阿第一子务能义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九子脑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四子巩阿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五子锡翰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玛护此支降为红带子。

戌册

1-2: 景祖翼皇帝位下 第一子武功郡王礼敦巴图鲁,第二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第三子多罗宣献郡王斋堪,第五子多罗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之子孙。

2-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一子德世库 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谭图,第三子尼扬古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二子刘阐 第一子陆虎臣,第二子玛英格,第三子门图 之子孙。

己册

1-5: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长阿 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务泰,第三子绰奇阿注库,第四子龙敦,第五子飞永敦 之子孙。

庚册

1-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五子包郎阿 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孙巴图鲁,第三子对秦,第四子郎腾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六子宝实 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纳,第三子阿笃齐,第四子多罗郭齐 之子孙。

索引1-2: 爱新觉罗·常林主编。

附录: 星源吉庆

宗室与觉罗

皇族,依据与历代清朝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就大者而言,分为宗室与觉罗两大部分。

宗室,是指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后世子孙,也就是努尔哈赤及兄弟们的后裔,包括塔克世系、努尔哈赤系、皇太极系、福临系、玄烨系、胤禛系、弘历系、颙琰系、旻宁系、奕詝系、载淳系、载泥系、溥仪系。

觉罗,是指兴祖福满和景祖觉昌安的后世子孙,还有塔克世兄弟的后裔,包括福满系、觉昌安系。宗室身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以显示贵族的不同身分与地位。宗室又依据与皇帝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近支与远支。近支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还有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别的各支则为远支。

宗室因罪革退者降束红带子;觉罗因罪革退者降束紫带子。据《玉牒》统计,在宗室各支系中,先后有18个支系被降束红带子: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长子阿尔通阿长子舒尔赫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之孙塞克图次子拉哈礼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次子阿敏次子爱度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之孙杨桑长子务能义一支;

显祖塔克世三子舒尔哈齐九子脑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四子巩阿岱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五子锡翰一支;

显祖塔克世五子巴雅喇八子德玛护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曾孙苏努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九世孙兴瑞之子全亮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次子硕托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廉长子阿达礼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六子塔拜之孙额尔济图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岳乐十九子务尔占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子德格类一支;

太祖努尔哈赤十六子费扬古一支;

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五子猛我三子延信一支。

在觉罗各支系中,因罪被降束紫带子的,最少有两支:

兴祖福满长子德世库主子尼扬古子瓦哈长子阿三一支;

兴祖福满次子刘阐子陆虎臣曾孙塔思护之曾孙长安保十二子丰盛额一支。

袭爵与嗣子

爱新觉罗家族的先世要受到追封,他们的后代子孙也受到清朝的封赐。爱新觉罗家族的先祖被迫封为皇帝者有4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为肇祖原皇帝;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追封为兴祖直皇帝;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追封为景祖翼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追封为显祖宣皇帝。在他们的子孙中,封为亲王的1人,郡王2人,贝勒1人,一等男7人,二等男4人,三等男6人,一等子5人,二等子3人,合计33人。

袭爵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多数皇族的爵位是按辈递降承袭。如父为亲王,子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郡王,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勒,曾孙无殊功则1人袭封为贝子,以下类推。另一种是按原封世代承袭,即所谓“世袭罔替”。清初有6个亲王、2个郡王,他们的王爵以后每代由1人承袭,习惯上称之为“铁帽子王”。清中叶以后,又恩封了4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的后世子孙,承袭先辈爵位大多是子袭父爵,但却不是如汉族的嫡长子承袭制,而是在诸子中,选择最具才能、功勋最大者承袭,有的是由最喜欢之子承袭,有的是由最心爱的妻妾所生之子承袭。

豫亲王多铎的子孙承袭王爵:

第二代豫亲王是由多铎次子多尼承袭;

第三代是由多尼次子鄂札承袭;

第四代是由鄂札五子德昭承袭;

第五代是由德昭十五子修龄承袭;

第六代先是由修龄长子裕丰承袭,因事革爵后又由修龄次子裕兴承袭,又因事革退,最后由修龄五子裕全承袭;

第七代是由裕全次子义道承袭,第八代是由义道长子本格承袭;

最后一代是由本格的嗣子懋林承袭。不难看出,爱新觉罗家族的爵位如同皇位一样,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择子继承。努尔哈赤及兄弟的子孙后代,受封及袭爵者多达1978人,包括亲王140人、郡王94人、贝勒63人、贝子53人、镇国公88人、辅国公209人、镇国将军148人、辅国将军249人、奉国将军261人、奉恩将军673人。

设嗣子主要是为了承袭爵位,但当嗣子承袭的爵位因事革除,他就不再作为嗣子,而要仍回到本支去。如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封为睿亲王,1650年死后无嗣,由同母弟多铎五子多尔博过继给他为嗣子,袭睿亲王爵。次年多尔衮以谋逆被革爵,多尔博当然也就无爵可袭,只好仍回原支。1778年乾隆帝为多尔衮昭雪,追还原封王爵,世袭罔替。而多尔博早几年已过世了,但仍追认为多尔衮的嗣子,由他的子孙袭爵。

在爱新觉罗家族史上,还出现几个“嗣子世家”。在这几个家庭里,有多名子孙过嗣给他支做嗣子:

一是乾隆帝十一子永理,他的次子绵懿,过继给他三兄永璋为嗣子;

四子绵偬,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琪为嗣子;

长子绵恕的次子奕纶,过继给他四兄永碱之子绵惠为嗣子;

七子绵傧之孙载岐,过继给他十二弟永瑾之孙奕缮为嗣子。

二是道光帝五子奕谅,他本人过继给嘉庆帝三子绵恺为嗣子;

他的长子载濂之子溥修,过继给载濂五弟载津为嗣子;

次子载漪,过继给嘉庆帝四子绵忻之子奕诘为嗣子;

四子载瀛之子溥忻,过继给道光帝九子奕谣为嗣孙。

三是道光帝七子奕误,他的次子载泥,过继给咸丰帝为嗣子,后为光绪帝;

五子载沣的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子,后为宣统帝;

六子载洵,过继给嘉庆帝四子绵忻之子奕志为嗣子;

七子载涛,过继给嘉庆帝五子绵愉的六子奕谟为嗣子,后又改继给奕譞的八弟奕诒为嗣子。

十四等封爵

清朝皇族封爵共有十四等,即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封爵方式有两种,一因军功受封叫军功封,一种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叫恩封。以军功封者无论王、贝勒均世袭,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则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以后则世袭罔替不再递降。清代共有世袭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称“铁帽子王”,其中八家以军功封爵。他们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袭罔替王爵四家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清初因是开国功臣被封世袭罔替的八家亲王如下:

礼亲王: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图鲁”。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代善又主持立福临(世祖)为帝。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者,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裢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裢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其中两个被削爵。

郑亲王:始封祖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是惟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从征蒙古、朝鲜,崇德元年进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道光二十六年端华袭封,咸丰十一年(1861)文宗死,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杀肃顺,端华赐自尽。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睿亲王:始封祖为清太祖努尔哈赤14子多尔衮。多尔衮以作战勇敢赐号“墨尔根代青”,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幼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死于出征路上.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迎于东直门。多尔衮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神主祔太庙。后苏克萨哈等攻讦他种种不法,被废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家产人员入官,此后百余年无人敢论及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乾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日忠,配享太庙。其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不计追封者共8王。

豫亲王:始封祖为清太祖努尔哈赤15子豫通亲王多铎。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无有成规模之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军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肃亲王: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率军西征川陕,剿击李白成、张献忠余部。豪格与多尔衮多不睦,顺治元年因语侵多尔衮竟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末代肃亲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书。清帝退位后,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死于1922年。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庄亲王: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第5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硕塞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白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明弘光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克勤郡王: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随父祖征战,功劳卓著,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屡被申斥,封爵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死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顺承郡王: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第3子萨哈磷,萨哈磷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3子。顺治元年勒克德浑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清代因恩封为世袭罔替亲王爵的有以下四家:

怡亲王:始封祖为怡贤亲王允祥。允祥是清圣祖玄烨第13子。雍亲王允稹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谥为“贤”,又特于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庙,乾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道光时载垣袭爵,穆宗(同治)初立时载垣与端华、肃顺等同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与郑亲王端华同被赐死。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恭亲王:始封祖为恭忠亲王奕訢。奕訢为清宣宗曼宁第6子。道光遗诏中遗命四子奕詝入继大统的同时封奕沂为亲王,文宗奕詝继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訢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訢病逝,诏谥“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醇亲王:始封祖为醇贤亲王奕譞,奕譞是清宣-宗曼宁第7子,咸丰年封醇郡王,其福晋为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晋封为醇亲王,穆宗(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譞去世,配享太庙,“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其子载沣袭爵。光绪三十四年德宗载湉死,载沣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51年载沣病逝于北京。

庆亲王:奕劻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世爵的亲王。奕劻是清高宗弘历17子永磷嫡孙,光绪十年命其管理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60万寿封亲王,深得慈禧信任,曾与李鸿章共同主持辛丑议和。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辛亥革命爆发后奏启用袁世凯,清廷退位后被清朝亲贵遗老目为“贼子”。后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没来得及世袭。

开始皇室人士的名字都是任意改的。后来清圣祖康熙皇帝参考了汉人的命名方式,取名要跟辈分排行。最初的几名儿子以“承”、“保”、“长”三字命名,后来固定用“胤”,孙辈用“弘”,曾孙用“永”。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永”、“绵”、“奕”、“载”。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1938 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 12 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为了细分,乾隆开始定圣祖康熙帝开始以辈分排序的皇室子孙为近支宗室,而康熙之前的则为远支宗室无需以辈分命名。由嘉庆开始,又规定三代以内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訢,两人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但庆亲王奕劻的则是“力”部。

清朝各帝皇子其子孙(除去死后无嗣的)所在的旗籍分布为:

显祖塔克世系:

正蓝旗:穆尔哈齐子孙;

镶蓝旗:舒尔哈齐子孙;

镶黄旗:巴雅喇第二子拜音图子孙,第四子巩阿岱子孙;

镶白旗:巴雅喇第六子济玛护子孙。

太祖努尔哈赤的子孙:

镶红旗:褚英子孙、代善第二子岳讬子孙、阿济格子孙;

正红旗:代善子孙(除岳讬一支外);

正蓝旗:阿拜子孙、阿巴泰子孙、赖慕布子孙、多尔衮子孙、多铎子孙;

正白旗:汤古代子孙、塔拜子孙;

正黄旗:巴布泰子孙;

太宗皇太极系:

镶白旗:豪格子孙;

正黄旗:叶布舒子孙;

镶红旗:硕塞子孙;

正黄旗:高塞子孙;

镶黄旗:常舒子孙、韬塞子孙。

世祖福临系:

镶白旗:福全子孙;

正蓝旗:常宁子孙。

圣祖玄烨系:

镶蓝旗:允禔、允礽、允祉、允禵、允禧;

镶白旗:允祺、允佑、允祹、允祁;

正蓝旗:允祀、允禟、允祥、允祎、允祜;

正红旗:允礻我、允禑、允礼。

世宗胤禛系:

正蓝旗:弘昼。

高宗弘历系:

正蓝旗:永璜。

镶红旗:永璋、永琪;

镶白旗:永璇;

正红旗:永瑆、永璂;

镶蓝旗:永璘。

仁宗顒琰系:

镶白旗:绵恺;

镶红旗:绵忻;

镶蓝旗:绵愉。

宣宗旻宁系:

镶红旗:奕纬;

镶蓝旗:奕?;

镶白旗:奕譞;

正红旗:奕詥;

正蓝旗:奕譓。

岳托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母为代善之嫡福晋李佳氏。因其自幼丧母,继母和父亲代善对待他都很刻薄,故太祖大妃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受命将其与皇太极一同抚养。

1620年(天命五年)三四月间,后金国准备从界藩城迁居萨尔浒城,努尔哈赤视察并指定各贝勒兴建府邸的宅地。代善看到其长子岳托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后让莽古尔泰和阿敏为自己请命说自己所居之地狭小,意欲霸占岳托的宅地。1620年(天命五年)九月初三日,代善次子爱新觉罗·硕托(岳托的同母弟弟)因为无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踪,有人说其“叛逃”投明朝而去。在还未确定硕托是否叛逃时,代善即一口咬定硕托有叛逃之心;在找到硕托并且其本人明确表示并没有叛逃后,代善还是向努尔哈赤跪下五六次请求斩杀硕托。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努尔哈赤释放了硕托。努尔哈赤由此开始调查代善给予两个前妻之子的待遇问题。代善之子岳托、硕托所领有的资产均比其他的异母弟弟差。这一点令努尔哈赤深恶痛绝,因为努尔哈赤小时候曾深受继母虐待,所以他本人在对待诸子时十分注意,对于幼年丧母的褚英、代善给予的待遇称得上是格外优厚。因此,太祖怒斥代善说,你也是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太祖宣布废除代善的太子之位,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

驰骋沙场

1621年(后金天命六年)二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奉集堡(今辽宁沈阳苏家屯区),将要班师返还的时候,突然接到谍报,附近发现了明军数百人。岳托于是偕同德格类向明军发动突袭,击败了明军。之后努尔哈赤攻进沈阳,后金军将逃跑的明军追至白塔铺。岳托闻讯后赶至白塔铺,驱逐明军四十里,歼灭明军三千余人。因为内喀尔喀扎鲁特部贝勒昂安把后金使者捉住并送往叶赫,结果使者被杀,在1623年(天命八年)四月,努尔哈赤派岳托同阿巴泰出兵征讨内喀尔喀扎鲁特部。岳托疾驰八日,直捣内喀尔喀扎鲁特部的驻扎地,出奇制胜的斩杀了昂安及其儿子。凯旋时,努尔哈赤亲自率众迎接,对岳托的善战、智谋予以肯定。

拥立太宗

1626年(天命十一年)9月,努尔哈赤病逝。由于实行汗位继承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制,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手握重兵,怀有夺取汗位的打算。关键时刻,岳托协同三弟萨哈璘劝代善拥立皇太极。代善放弃自己登位,转而接受岳托等人的安排。代善在翌日向大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及贝勒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硕托、豪格等提议立四贝勒皇太极为汗,以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的形式拥立了新汗。皇太极登基之初,威望不隆,另外三大贝勒仍然与他平起平坐。岳托又积极协助皇太极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消弱三大贝勒的势力。1626年(天命十一年)冬季,岳托又跟随父亲代善攻打扎鲁特部,斩杀其部长鄂尔斋图,俘虏了他的部众,岳托因军功被封为贝勒。

出征朝鲜

1627年(天聪元年)正月,皇太极命阿敏为主帅领兵出征朝鲜,岳托、济尔哈朗等随征。后金军跨过鸭绿江后,连续攻克义州、定州、汉山三城。之后渡过嘉山江,攻克安州,驻扎在平壤,平壤守将弃城逃走。后金进至中和,下谕命令朝鲜国王李倧投降。在后金军进驻黄州后,朝鲜遣使求和,岳托与众贝勒准备议和。阿敏提出异议,他想直接攻进王京。岳托据理力争,说“我国中御前禁军甚少,蒙古与明朝都是我们的敌对国,一旦边疆有战事,回师都来不及,当未雨绸缪立刻班师。”于是,岳托联合济尔哈朗与阿敏分兵驻营,又以朝鲜国王李倧的弟弟李觉为人质,再派使者去见李倧,李倧愿向后金岁贡财物。于是同朝鲜结盟,事后告知阿敏。阿敏以自己没有参加结盟为理由,放纵士兵劫掠。岳托劝服阿敏说:“既已结盟再纵兵大掠,不是仁义的举动。”又让李倧的弟弟李觉与阿敏结盟。之后还师,结束了朝鲜战事。

随帝伐明

从朝鲜回师后,岳托又跟从太宗皇太极伐明,由于大明名将袁崇焕的有力防守,清军损失惨重。但岳托在战斗中,不光击败了路遇的明军,在围攻宁远时击败明军挖壕士兵千余,复败明兵于牛庄。1628年(天聪二年),岳托同阿巴泰侵犯明边境,毁锦州、杏山、高桥三城。又烧毁自十三站以东堠二十一座,杀守兵三十余人。班师,太宗皇太极亲自出迎,赏赐良马一匹。1629年(天聪三年),岳托又进犯明锦州、宁远,焚毁明军积聚的粮草。1629年(天聪三年)十月太宗亲自攻打明朝,岳托与济尔哈朗率右翼军夜攻大安口,毁水门而入,击败马兰营援兵于城下。代善和莽古尔泰夜入御帐,不许诸贝勒大臣入内,与太宗密议说,我军深入敌境,劳师动众人困麻烦,即使攻入明朝边境,也是敌众我寡,建议太宗立即班师回朝。太宗虽不满,但面对两大贝勒的共议,又不得不做出让步。两大贝勒走后,岳托、济尔哈朗、豪格等众贝勒入御帐,见太宗闷闷不乐,岳托即请太宗明示。当岳托得知两大贝勒提议退兵时,立即与众贝勒令八固山额真至两大贝勒营地集会会议此事,最终使代善与莽古尔泰收回成议,次日,岳托见明兵扎营于山上,分兵让济尔哈朗偷袭,自己驻扎山下等待时机。明军自遵化来支援,岳托回顾济尔哈朗说:“我一定会打败他们的。”之后五战皆胜。十一月,岳托率右翼军与阿巴泰所率的左翼军汇合于河北遵化,他们首先攻打顺义县,不久击破明总兵满桂等人。进逼明都北京,复跟随父亲代善击败明朝援兵。十二月,偕同贝勒萨哈璘围困永平,攻克香河。

岳托在进攻明朝时多次立下战功,1630年(天聪四年),岳托同贝勒豪格回守沈阳。1632年(天聪六年)五月,岳托同济尔哈朗等攻打察哈尔部,行至归化城,俘获以千计。又偕同贝勒德格类开拓疆域,自耀州至盖州南。1633年(天聪七年)八月,岳托又同德格类等攻打旅顺口,攻克后留兵驻守。班师凯旋回朝,皇太极亲上郊外犒劳,并以金杯斟酒赐给他。1634年(天聪八年),皇太极阅兵于沈阳,岳托率领十一旗兵(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军一旗),列阵二十里许,军容整肃,旌旗鲜明。皇太极十分高兴并嘉许岳托,对岳托在兵部的工作也很满意。1634年(天聪八年)五月,岳托随从皇太极出征察哈尔,中途痪病,只能先行返还。1635年)(天聪九年),岳托随军攻打明朝山西,又因有病留在归化城。这期间蒙古土默特部告,博硕克图汗之子俄木布遣人同阿噜喀尔喀及明朝使者到来,准备进攻后金。岳托于是派遣伏兵邀击明使,擒住明军使者,令土默特部捕杀阿噜喀尔喀的部下。岳托选出部分土默特青年壮丁,编成队伍,立下条约,安定了河套地区的蒙古各部。之后与诸贝勒会师,一同返还。

宦海沉浮

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四月,封岳托为和硕成亲王。八月,岳托因被指控包庇莽古尔泰、硕托,以及离间济尔哈朗、豪格,众贝勒、亲王议定岳托为死罪。但是皇太极宽恕了岳托,只是降为多罗贝勒,罢免兵部的职务。另外,诸王又议罚岳托雕鞍马20匹,甲胄20副,空马20匹,银15000两,但太宗命仅罚其白银1000两,余者宽免。同时将爱新觉罗·硕托获罪后被夺满洲奴仆全部归还硕托本人。然后,太宗又遣大臣告诉岳托、豪格说,众议拟处以死罪,如果我真想杀你们,又有何难?只是苍天眷佑,使朕登基为帝,我有心与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希望尔等今后竭力图报。对此,岳托与豪格都表示,死而复生是蒙皇上仁德圣恩,臣结草衔环也无以为报。

1637年(崇德二年)八月,因太宗宸妃诞育皇子,蒙古喀尔喀部马哈撒嘛谛塞臣汗和土谢图汗特遣使臣献驼马并上表庆贺,太宗在演武场设宴款待蒙古使臣时,命竖起箭靶较射。在这次较射中,岳托因不善射,向太宗推辞说“臣不能执弓”,太宗答,你可以慢慢,射,你不射,恐怕其他的诸王贝勒不服,并催促再三。岳托只好勉为其难,可拉弓射了5箭均坠落于地,没有一次射中。引起了蒙古使臣的哄笑,岳托竟将手中的弓向蒙古人群掷去。于是,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议政大臣以及刑部承政共同会审,认为岳托一向心高气傲,妄自尊大,今于大庭广众犯下如此罪恶,难以姑容。议定岳托死罪,太宗不许;又议将岳托幽禁于别室,籍没财产,太宗仍不许;三议夺岳托所属人员,罚银5000两,解兵部之任,削贝勒爵,太宗同意,但命只将岳托从多罗贝勒降为固山贝子,暂令在家思过不准出门。

英年早逝

1638年(崇德三年),皇太极又恢复岳托的贝勒地位。这年秋天,岳托随皇太极出征喀尔喀,可是才至博硕堆,就知扎萨克图汗已逃走,于是无功而返。八月,讨伐明朝,授予岳托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为副帅,统帅右翼军;统左翼军的是睿亲王多尔衮。军队进至墙子岭,明兵已经退入堡,在城外布置了三座营寨作为外线的防线。岳托率军攻克了外围三寨。但是城堡坚固不易攻打,岳托采用俘兵的建议,分兵正面佯攻,牵制明师,同时从墙子岭东西两边小道进行猛攻,连克烽火台十一座。于是左右两翼军深入关内,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掠夺。清军共攻下六十余座城,掠夺了无数人口、财物和牲畜。进抵山东,攻下济南。岳托于济南驻扎时染上天花,死于军中。

1639年(崇德四年),多尔衮率领满载而归的远征军回到盛京,在汇报战绩时,没有岳托的名字。太宗惊问为何,才知早在济南去世,悲痛万分,辍朝三天,以示哀悼。同时命令不要告知礼亲王。等到岳托灵柩运回,亲至盛京城外的沙岭遥奠;还宫后,再次辍朝三日。诏封岳托为克勤郡王,赐骆驼五匹、马二匹、白银万两。

身后风波

岳托刚刚下葬还不足两个月,其原来的部下蒙古人阿兰柴等即告发岳托有谋逆之举,说岳托生前曾经给过岳母莽古济的第二任丈夫(即蒙古敖汉部之琐诺木)“刀一口,弓二张”,琐诺木则送岳托一匹马。而且,岳托还曾将琐诺木召入内室密语良久。此事上奏后,以代善(岳托生父)为首的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三人奏称,“当按律惩治,抛弃尸骨,戮杀其子”。对此,太宗的结论是:朕决定不降罪岳托了,岳托自幼为母后所恩养,朕亦“爱而抚之”,即使岳托萌生了“不轨之心”,朕亦不忍心对岳托施以身后之刑,关于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再说抛尸灭门的话了。

皇太极与岳托

岳托是和硕礼亲王代善的长子,母为代善之嫡福晋李佳氏。因其自幼丧母,继母和父亲代善对待他都很刻薄,故太祖大妃孟古哲哲(皇太极生母)受命将其与皇太极一同抚养。

皇太极和岳托只相差七岁,叔侄俩又经常处在一块儿,感情联络上比较密切,慢慢成为皇太极的忠实粉丝。所以在后来皇位选举时,岳托极力向四大贝勒之首的父亲代善推荐皇太极,也多亏有这一重要筹码,皇太极才得以登上皇位、继承大业。

莽古尔泰是岳托的叔叔,也是岳托岳母莽古济的同母哥哥。昔日的莽古尔泰很受岳托尊敬,被打压后,回忆起叔叔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屡屡战功,泛滥起了一片同情之心,认为皇太极处置莽古尔泰太过重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因一句话惹出是非,被举报袒护莽古尔泰之罪削去亲王爵位。从这之后皇太极与岳托的关系貌合神离。

接下来皇太极为消除莽古尔泰的羽翼,对其有关联的人一同论罪,岳托的岳母莽古济对皇太极十分不满,更是有违圣上尊严,更被排斥,被群起孤立,任何人不得与他们有来往,更不可接亲。最后莽古济竟被处死,亲朋好友一同被牵连。

而岳托因是莽古济女婿的原因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其妻子一度面临生死边缘,岳托极力保全,处处小心翼翼,夹缝中求生存。最后得天花死去,其妻子再无靠山只能随夫殉葬。

岳托刚刚下葬还不足两个月,其原来的部下蒙古人阿兰柴等即告发岳托有谋逆之举,说岳托生前曾经给过岳母莽古济的第二任丈夫(即蒙古敖汉部之琐诺木)“刀一口,弓二张”,琐诺木则送岳托一匹马。而且,岳托还曾将琐诺木召入内室密语良久。此事上奏后,以代善(岳托生父)为首的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三人奏称,“当按律惩治,抛弃尸骨,戮杀其子”。对此,太宗的结论是:朕决定不降罪岳托了,岳托自幼为母后所恩养,朕亦“爱而抚之”,即使岳托萌生了“不轨之心”,朕亦不忍心对岳托施以身后之刑,关于这件事,你们就不要再说抛尸灭门的话了。

岳托的妻子儿女

嫡福晋纳喇氏(阿拜之女);继福晋哈达那拉氏(吴尔祜达之女)。

儿子:

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爱新觉罗·罗洛浑(1623年—1646年),崇德三年(1639年)袭贝勒,崇德七年(1643年)失爵,崇德八年(1644年)复封,顺治元年(1644年)以军功晋衍禧郡王,顺治三年(1646年)卒于四川,谥号“介”。

次子罗洛宏,嫡福晋佟佳氏,佟养性之女。

三子多罗显荣贝勒喀尔楚浑(1628年—1651年),曾从征四川,顺治五年(1648年)授都统,次年晋封贝勒。

四子多罗和惠贝勒巴尔楚浑,

五子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

六子多罗刚毅贝勒祜里布,

七子富英武。

女儿:

长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科尔沁部博尔吉齐特氏满珠习礼,封和硕公主

次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弼喇锡

三女:母嫡福晋纳喇氏,嫁巴林博尔吉齐特氏固山贝子塞棱

六女:母继福晋哈达那拉氏,嫁科尔沁达尔翰卓礼克图巴敦台吉。人物评价

皇族子弟岳托能攻善战、头脑清醒、卓有才干。他在祖父去世后,以后金国的强弱和爱新觉罗王朝盛衰的大局为重,劝父代善拥立皇太极,为后金选择了一个最好的继承人。从而能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革除弊政,使后金迅速摆脱被动局面,转危为安,不断发展。在处理与汉民族的关系方面,岳托能从大局出发,积极争取汉人为满洲服务,并与汉军八旗的创始人额驸佟养性结姻,融洽了满汉感情。 

相关文章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

李斯为什么斗不过赵高导语:在皇帝身边不但有伴君如伴虎,还有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公元1年是中国哪一年
公元1年是中国哪一年

公元即公历纪年是一种源自西方的纪年方法,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纪年,也....

唐三亮出昊天真身
唐三亮出昊天真身

一道瑶光的光芒从天空划落,从此一个巨大的昊天锤降落人世。在遇到唐三之前没....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政治是一门必修的课。里面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我们背下来。综....

水浒五虎八骠十六彪
水浒五虎八骠十六彪

说起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名字朗朗上口。那么你知道水浒五虎八骠十六彪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