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异事

关羽墓什么时候挖掘的

时间:2017-08-28 10:24:07

关羽墓什么时候挖掘的

导语:一个接一个秘史,一段接一段的惊人新闻!沉睡两千年关羽墓被挖掘了?关羽墓什么时候挖掘的?网传关羽墓出土女尸怎么回事?据悉,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史载,当阳关陵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故当地民间流传有“头枕洛阳,身困当阳”之说。关陵,原称“大王冢”,墓建于东汉末年。

关羽墓什么时候挖掘的

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关陵,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是中国三大关庙之一,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羽死后,孙 权将其首级送曹操,曹以侯礼厚葬首级于洛阳关林,这便是头枕洛阳、身困当阳俗称的由来。

关羽

关羽墓出土青龙偃月刀是假的:关于使用青龙偃月刀是小说中杜撰的,宋代才有了偃月刀。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其实偃月刀到宋代才出现,也叫“掩月刀”,偃月,即半月的意思。宋代《武经总要》中就有这种刀的绘图。这种宽刃大刀的制造工艺在三国时还不成熟,很难造出。三国时的刀为窄而直的刀,长度在1米左右,东吴的刀长60多厘米,蜀国的刀则长1.2米以上,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刃,不再有锐利尖锋,而且一般都有环首,环首上的布条缠在手腕上,可以防止格杀时刀从手中脱落。

宋代的长柄大刀形制多样,有掉刀、屈刀、笔刀、眉尖刀、戟刀、偃月刀等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样式。

关羽是三国著名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逝世于公元220年。关羽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在湖北当阳县西北,为蜀汉关羽尸骸葬地,始建于东汉,称“汉义勇武安王祠”,嘉靖十 五年整修陵庙,始名关陵。 关陵位距当阳市城区3公里处,是埋葬蜀汉名将关羽尸骸的地方。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兵所杀,孙权怕刘备报杀弟之仇,将关羽首级献与曹操,企图嫁祸于人,将其正身以侯礼葬于当阳城西北。关陵开始是座土冢。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关帝,他的陵园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已成陵园建筑群,始名“关陵”,沿用至今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

《三国志》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孙权于临沮夹石(今远安县回马坡)擒关羽,斩关羽,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于当阳,就 是今天的当阳关陵。

史载,当阳关陵是埋葬关羽身躯的地方,故当地民间流传有“头枕洛阳,身困当阳”之说。关陵,原称“大王冢”,墓建于东汉末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襄阳太守王铢在墓前修筑祭亭。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始建庙宇。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关陵,占地45000平方米。采用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中轴线上,有八座古代建筑物,依次是神道碑亭、“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元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基。正殿大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笔“威震华夏”金字匾额一块。陵区四周,环以帝陵式红墙黄瓦宫墙。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

关羽墓中出土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人们都非常好奇关羽墓究竟有没有被盗,据了解关羽墓中的青龙偃月刀已经被盗,但是却发现在关羽墓中有两具女尸。

有人说是关羽的妾室,也有人说貂蝉,但经过研究发现这并非跟关羽一起入墓,专家怀疑是盗墓贼。

有人说关羽死后,有人把他和貂蝉的墓合在一处,不单如此,就连青龙偃月刀也作为陪葬品,埋入关羽墓中。

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

关羽墓什么时候挖掘的

实拍挖掘关羽墓,沉睡两千年的青龙偃月刀终于出土了!意外发现墓中尚有两具女尸,除了关夫人曹月娥外,另一具女尸竟然是。。。她?

中国考古学家言之凿凿,关羽陵墓已经被开挖了。当时开挖的是江南的关羽墓,传说中只有身躯没有头颅的关羽尸体所在地。是当年东吴孙权为关羽开辟的墓地。挖掘的工作人员开棺后,不但找到传说中关羽的无头尸身,还有关公生前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同时更发现墓中还有两具女性尸体;除了关夫人曹月娥之外,另一具女尸是谁?

有人说,那就是三国时闻名天下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

这是怎么回事呢?貂蝉在董卓死后,不是跟了吕布吗?为什么却成了关于的小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未经考证的历史传说,事情是这样的:曹操打败吕布后,貂蝉落入曹操之手,后来曹操让貂蝉去色诱关羽,其实貂蝉是真心喜欢关羽这个大英雄的,但是被其严厉指责,后来貂蝉在其面前自刎。后来刘备感叹貂蝉作为女子也是性情中人,于是将其与关羽合葬。

曹操厚葬关羽为洛阳?

关林,因安葬关羽首级蜚声中外,其知名度甚至盖过汉魏洛阳城。

但实际上,关林是因汉魏洛阳城而来,关羽首级之所以被送到洛阳,是因为曹操当时在汉魏洛阳城。

三角关系往往产生复杂而微妙的情形。天下三分之时,关羽之死,成为撬动三方格局的大事,孙权、曹操为此大斗心眼,孙权挖了坑,曹操却不往里跳,反而让孙权自己落在了坑里。他厚葬关羽,为曹丕顺利接班、定都洛阳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洛阳有种说法,关羽之冢其实另有其处,关林与史志记载的关羽墓位置不符。汉魏洛阳城南关庄的关冢,才是真墓。与恢弘壮观的关林相比,关冢十分破败凄凉,流连其间,让人不胜慨叹,这难道会是关羽的真墓?

孙权劝曹操称帝

孟津县平乐镇金村东北,一段古城墙横亘大地。这是汉魏洛阳城保存最好的一段城墙,远远望去,仍恢弘壮观,但走近了看,沧桑之感顿起。经千年风雨侵蚀,墙壁裸露的黄土,如老人干涩萎缩的肌肤;城墙之上,衰草荆棘绵延到天际。

衰草连天,连着汉魏城的几度沉浮。

建安元年(196年),被胁迫到长安的汉献帝逃回洛阳,发现「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实在无法生存,才被曹操接到了许都。

此后的洛阳,荆棘继续疯长。「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这是19岁曹植眼中的洛阳,建安十六年,他跟随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洛阳,被故都的荒凉深深震撼。

「荆棘上参天」,这样的废墟,重建谈何容易。在当时的工程技术条件下,即便天下一统,重建也是耗费国力的大事,何况天下三分,征战不休之时?

曹操重建洛阳的决心,必定不是轻易能做出的。他在一生的最后几个月盘桓洛阳,建造建始殿,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决断。

天下三分之势已不可改变,而取代汉献帝已成必然之势,自己年事已高、时日无多,最重要的事情,是为接班人开创新朝代做准备,确定新王朝的都城,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根基。

许都、邺都,都不足孚众望,不具有压倒东南、西南的地望,而长安、洛阳,才具有凝聚天下人心的能量。

那么是长安还是洛阳?洛阳成了废墟,长安损伤不大,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在汉中吃了刘备的亏,认栽撤到长安,八月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都待在长安没有东归,到十月率军到洛阳。五个月时间,曹操在干什么?但以当时格局,立都长安,有偏安一隅之嫌,大概出于这样的考察,曹操在长安待了四五个月后,率军东归,在洛阳兴建北部尉廨、建始殿。

曹操这几个月的动静,机灵人都看出了端倪,孙权就是这样的机灵人。

无论关冢是否真的埋着关羽的首级,厚葬关羽,绝对是曹操的聪明之处,随后,刘备、孙权对掐多年,曹操死后,曹丕顺利接班,逼汉献帝禅让,定都洛阳,有了重建洛阳的环境和时间。

关羽墓什么时候挖掘的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在当阳西北被吴兵伏获遇害。孙权担心刘备复仇,将关羽首级献给了远在洛阳的曹操。操识破其“嫁祸于人”之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羽首于洛阳城南;其正身,孙权以侯礼葬于当阳。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关陵,坐落在当阳城西五里处。陵庙坐西朝东,面临沮水,与景山遥遥相望。宋代以前,关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隐的土丘,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襄阳太守王铢对关羽墓培土加封,并“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以松柏”。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玉泉寺主持僧慧珍,派僧人到关羽墓地,修葺山门,看管陵墓。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当阳知县黄恕上书朝庭,请为关羽墓地建庙。得宪宗恩准,才大兴土木,形成庙院,建筑群体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目前占地达98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阳人发愿修复关陵,如今这片红墙黄瓦更加金碧辉煌。陵园山门仿古汉建筑,进山门,迎面为神道碑亭,亭内竖立一通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大碑,正面镌刻二十四字: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

过碑亭,沿中轴线排列着“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园门、马殿、拜殿、大殿、寝殿、陵墓等。两侧尚有华表、钟楼、鼓楼、碑廊、斋堂、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玉泉山早期曾派僧人管理关陵,留下了佛教的诸多印记,也留下了今日关帝庙内的佛堂、斋堂等建筑。

中轴线尽头的关公古墓,高七米,周长六十八米,墓顶古木参天,绿阴蔽日。古墓原有通道可进入墓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幼年的我曾随父亲一起循墓道进入墓室,见墓顶如苍穹覆盖,顶端垂下两串铁链,悬吊着巨大的棺室。两边配有长明灯等祭器。墓室四周,有四个巨大的水缸,也许是当年用来盛灯油之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封堵了墓道,现在,人们只能在墓前凭吊进香。古墓前的祭亭亭柱之上,有一幅石刻楹联:

群山拥神宅,杯土涵太虚。

全世界有如此众多的关帝庙,我认为首先要感谢一位历史老人——三国风云人物曹操。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当时曹操在洛阳,已有66岁,且正在大病之中,他接到孙权派人从当阳送来的关公首级,一下就看破了东吴“嫁祸于人”之计。重情爱才的曹操,也许感觉到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间,以王侯之礼,在洛阳城南厚葬了关羽。当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逝去。厚葬关羽,也许是曹操在世时做的最后一件大好事。试想,如果当年曹操不在洛阳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首级,恐怕孙权也许不会以王侯之礼在当阳安葬关羽身躯,甚至也许不会有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关帝庙殿了。

河南洛阳关林二殿 关氏唯一的守林人、关公后裔关俊玺女士 就在此工作

随着关羽被皇家屡屡敕封,洛阳关林也曾多次更名。汉时,这里称“关冢”,明代称“关王冢庙”,清顺治称“关帝陵庙”,康熙时称“关夫子冢庙”,至道光年间,“关林”一名问世后宣告尘埃落定。在中国封建社会,百姓之墓称坟,王侯之墓称冢,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才能称林。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安放关羽首级的地方,当然名正言顺地称为“关林”了。

汉时,关林只有一堆封土。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在关冢前立坊,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开始建庙。关林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相仿,沿中轴线排列着舞楼、山门、仪门、拜殿、文殿、武殿、春秋殿、石坊、碑亭、关羽古墓。

关林文殿又称大殿,高约二十米,殿顶琉璃覆盖,五脊飘逸。文殿内,关羽帝王像高达6米,关帝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绣龙袍,凤眼蚕眉,面贴赤金,端严正坐,两侧为关平、周仓、王甫、廖化等诸将,造像高大,栩栩如生。武殿又称二殿,殿中塑“关公怒视东吴戎装坐像”,关羽身着绿袍,外露铠甲,头戴纶巾,双眉紧蹙,怒视东南三国吴地,关帝两侧,关平捧印,周仓持刀,仪态逼真。

关羽墓[关羽墓:湖北省当阳县关陵]

开放分类:历史景点陵墓

关羽墓位于湖北省当阳县西,现称为关陵。关陵庙位于长坂坡西北五里处,明朝时建庙,从外观赏关陵,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庙内有拜殿、正殿、寝殿、春秋阁、和睦鼓楼、八角亭等建筑。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2006年05月25日,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其他信息:关羽,本姓冯,十九岁那年,因抱打不平,将解州一恶人杀死,逃亡途中,在潼关遭守军盘问,性急之下手指关口,随口说自己姓关,以后就开始姓关姓。

湖北当阳关陵,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在当阳西北被吴兵伏获遇害。孙权担心刘备复仇,将关羽首级献给了远在洛阳的曹操。操识破其“嫁祸于人”之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羽首于洛阳城南;其正身,孙权以侯礼葬于当阳。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关羽退走麦城后,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

在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洛阳关林占地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此外,在湖北当阳,有葬关羽身躯之冢,称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关羽,本姓冯,十九岁那年,因抱打不平,将解州一恶人杀死,逃亡途中,在潼关遭守军盘问,性急之下手指关口,随口说自己姓关,以后就开始姓关姓。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投奔刘备后在忠义仁勇之外,其实和平常人一样有缺点,太自负,结果败走麦城,导自死亡。关羽在麦城被俘后被杀,孙权将关羽头颅送给在洛阳的曹操,曹操将关羽头颅配乌木身,厚葬于洛阳城南五里,建有墓冢和祭祀大殿。《三国志》注吴历曰:权送公元於曹操,操以诸侯之礼葬之。

据旧洛志,谓曹操葬公元于洛阳城南五里,今故洛城五里关庄有冢甚大,土人作寨其上,下有公庙。这里的公,就是关公。城南是汉魏时的城南,汉魏城在今白马寺东边。

明代时,村民在墓冢之上建村寨,称为关庄。民国时,村中还残存大殿。百姓在原关羽墓遗址建房时,曾挖出人头遗骨一个。今白马寺南关庄,才是真正关羽头颅埋葬地。而今天洛阳所有关庙全为纪念性庙宇,这一点应该让洛阳的人知道。

关羽的成就主要是曹操所帮助的结果。曹操才是关羽的知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胆略和非凡的自信对待关羽,最后收获的却是关羽的人头。

一名蜀将,故后八百年无人津,宋代开始却享尽了千年香火,世上是非很难说的清楚,讲的明白。关羽成就自己大义时,是否也缺了点情字。而八百年后,宋朝统治者看重了三国中关羽的精神价值,在全国普建关庙。按奉香火。儒教、道教、佛教为了各自利益,广泛顶礼膜拜,三教共同宣传。关羽的信仰超过一切过往宗教,一切神灵,成了三大宗教文化的交叉点。

关羽墓在中国有三处:一在洛阳,葬关羽头;二在当阳玉泉山,葬关羽身体;三在成都万里桥南,关羽昭烈招魂处。

建筑构造/关羽墓[关羽墓:湖北省当阳县关陵] 编辑

关羽墓

关陵,坐落在当阳城西五里处。陵庙坐西朝东,面临沮水,与景山遥遥相望。宋代以前,关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隐的土丘,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襄阳太守王铢对关羽墓培土加封,并“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以松柏”。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玉泉寺主持僧慧珍,派僧人到关羽墓地,修葺山门,看管陵墓。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当阳知县黄恕上书朝庭,请为关羽墓地建庙。得宪宗恩准,才大兴土木,形成庙院,建筑群体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目前占地达98亩。

关林的主要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次为舞楼、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为关冢。大殿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高26米。庑殿顶,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正门上,有12幅明代浮雕木刻。说的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故事。

二殿五开间,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殿中塑关羽怒视东吴像,左侧站着手棒大印的关平、右侧站着手持大刀的周仓。二殿左右各建有一座硬山式的陪殿,左为张候殿,右为五虎殿。三殿硬山式,面阔五间,规模较小,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像、关羽出行图和睡像,故又称寝殿。

八角亭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构筑奇巧,别具一格。亭内有龟跌座石碑一通,高4.8米,碑头雕龙,额题"勒封碑记"四字。碑的正面书题"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为历代帝王对关羽的最高封号。旧时帝王墓称陵,王侯墓称冢,百姓墓称坟,圣人墓称林。关羽被尊为“武圣”,故其墓称“关林”。

自隋唐以来,历代皇帝为关羽加封,使其成为武圣人,直至关帝,他的陵园随之扩大,形成宏伟规模。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已成陵园建筑群,始名“关陵”,沿用至今。以后曾多次修缮,但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现存陵墓封土高7米,周长70多米。墓门北向,有明代建的“汉室忠良”石牌坊。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陵园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此排列着神道碑亭,华表,石坊,三圆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殿内供奉关羽父子和周仓的大型塑像,造型生动,威风凛凛,气概不凡。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20世纪80年代初,当阳人发愿修复关陵,如今这片红墙黄瓦更加金碧辉煌。陵园山门仿古汉建筑,进山门,迎面为神道碑亭,亭内竖立一通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大碑,正面镌刻二十四字: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

过碑亭,沿中轴线排列着“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园门、马殿、拜殿、大殿、寝殿、陵墓等。两侧尚有华表、钟楼、鼓楼、碑廊、斋堂、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玉泉山早期曾派僧人管理关陵,留下了佛教的诸多印记,也留下了今日关帝庙内的佛堂、斋堂等建筑。

中轴线尽头的关公古墓,高七米,周长六十八米,墓顶古木参天,绿阴蔽日。古墓原有通道可进入墓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幼年的曾随父亲一起循墓道进入墓室,见墓顶如苍穹覆盖,顶端垂下两串铁链,悬吊着巨大的棺室。两边配有长明灯等祭器。墓室四周,有四个巨大的水缸,也许是当年用来盛灯油之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封堵了墓道,现在,人们只能在墓前凭吊进香。[1]

文化传承/关羽墓[关羽墓:湖北省当阳县关陵] 编辑

千百年来,历史人物关羽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在海内外华人中获得了广泛一致的民族认同,被誉为“武圣”、“关公”、“关帝”、“关财神”,形成了以“忠义仁勇”美德为核心内容、独具特色的关公文化。

关羽本是一名武将,但由于他“义不负心”,忠勇兼备并最终“断首捐躯”成仁。因此,千百年来,朝臣黎庶敬慕关羽“忠义仁勇”,视其为忠义楷模,仁勇化身。历代帝王为旌表忠义,步步加封,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其封号最终成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随着历代帝王对关羽封谥的追加,关羽墓的称谓也越来越高。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而在河南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而在湖北当阳,葬关羽身躯之冢称为陵。在山西解县建有葬其魂之冢。在四川成都还修建有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人们膜拜、祭祀关羽,为其修祠建庙。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皇帝命天下直省郡邑皆立关庙,赐春秋两祭,加诞祭,并敕封关羽三代公爵。之后,对关羽“褒封不尽,庙祀无垠”,真可谓“五夜何人能秉烛,九州无处不焚香”,形成了与遍布天下的祭祀孔子的“文庙”相对应的祭祀关羽的“武庙”。虽然关羽以其武圣人之封号与文圣人孔子齐名,但孔庙一般是一县一庙,而关庙则遍及全国城乡。

据统计,中国目前共有关帝庙数千座,仅在台湾就有40余座,其它如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尼、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的华人聚居区,建有关帝庙4万余座。有庙便要祭祀,有祭祀便有庙会。据史载,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冢庙林”三祭合一的洛阳关林庙会已有万人规模。庙会之日,焚香祭祀,唱戏娱乐,庙前出现集饮食、购物于一体的集市贸易,逐渐成为当地的商品贸易中心,关羽便成为经商者的保护神,“忠关羽”变成“商关羽”。经商者的店铺、家里便供奉起了“关羽神”。作为“财神”关羽的“义不负心”又形成了以“仁义”、“公正”为核心的商品交易准则,形成了“义中求财”的商品交易道德,并因此成为关公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台湾、香港同胞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华人、华商每年回大陆,在洛阳关林、当阳关帝陵和解州关帝庙进行朝拜和文化交流活动。海内外华人以“关”为媒,弘扬“忠义仁勇”传统美德,传播了中华正气,促进了中华经济的发展。[2]

保护价值/关羽墓[关羽墓:湖北省当阳县关陵] 编辑

关陵位于当阳市区西北3公里,占地70余亩。中轴对称式帝陵规制。陵冢为一圆形封土堆,高7米,围70余米,石墙、石栏环抱。南宋时墓前建一祭亭;元初修建墓门、墓道。明成化三年,当阳令黄恕奏准敕建庙宇;大规模关陵群体建筑则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

关陵建筑群以宫墙相连,全是红砖黄瓦,富丽堂皇。陵园中轴线上,由前而后依此排列着神道碑亭,华表,石坊,三圆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两侧分设八角亭,春秋阁,碑廊等。正殿为主体建筑,前檐悬“威震华夏”金匾。殿内供奉关羽父子和周仓的大型塑像,造型生动,威风凛凛,气概不凡。寝殿内有台湾同胞捐资铸塑的高3.6米,重800千克的关公铜像。寝殿后的墓冢,高7米,周长70米,甃石为垣,加上石雕栏杆,刻有“巨龙如海”等图案。墓前碑亭中,立有“汉寿亭侯墓”碑。整个陵园风景幽丽,古柏参天,远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国故事脍炙人口,关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内外旅游者结伴而来,拜谒凭吊。

当代,关陵庙曾多次维修扩建,中轴线上八座主要建筑则进行了落架大修。今日关陵已焕然一新。陵区自前至后沿中轴线依次为:神道碑亭、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元门、马殿、拜殿、正殿、寝殿、陵墓;两旁有华表、钟楼、鼓楼、碑廊、斋堂、来止轩、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陵区四周,环以帝陵式红墙黄瓦宫墙。

相关文章
云南考古新发现黄金2吨
云南考古新发现黄金2吨

导语:作为财富象征的黄金,几乎人人都喜欢!然而死人和活人强黄金还是新鲜事!最....

妹汁是什么
妹汁是什么

导语:妹汁是什么?妹汁一词来源于日本动漫《姉汁2》。妹汁,这是一种由温柔美丽....

火星男孩2019最新消息
火星男孩2019最新消息

火星男孩2019最新消息导语:语出惊人的火星男孩,最令人震惊的是霍金最近的预言....

170cm 84斤女生很瘦嘛
170cm 84斤女生很瘦嘛

导语:一个女生,84斤很瘦很美了吧!但要是她的个子170cm,你还有美感吗?170cm 84....

世界上最瘦的女人现状
世界上最瘦的女人现状

世界上最瘦的女人现状导语:当世界都在减肥,以瘦为美时,世界上最瘦的女人对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