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到来,走入了每家每户的社会工作乃至生活之中。很多行业也发起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或将取代人类的很多劳动力工作。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许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样。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一种威胁,很有可能影响人类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发现,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交通、通讯、生物医药、商业等领域表现出超越人类的高效率和高正确率的优势,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能脱离人类进行独立创新,但已经显露出无比的潜力。人们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起了警觉。人类第一次感受到来自技术本身的威胁,人类希望控制这个技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相反。技术是中性的,只有那些能被人类控制的技术才能被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表现给人类以深刻的印象,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以其熟练准确和不知疲倦没有情绪的优势取代了大量的工人,波士顿人形机器人的后空翻引得人类一片惊叹,在惊讶之余,一些敏感的科学家已经感受到来自未来的威胁。
人工智能机器人面世以后,就以某方面的专家出现,将人类个体拉开不小的差距。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一些科学家开始担忧起来,害怕有有一天无法控制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类的终结。史蒂芬霍金也有相似的想法,2015年,他在回答网友的问题时说过:如果人类开发出完美的人工智能,便意味着人类的终结。他解释道: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必将对人类构成威胁,最大的危险不是机器人有计划地摧毁人类,而是它们完全抛弃了人类。具有了自主决策的能力的机器人不可能产生与人类敌对的意识,但它们在追求自身设定的目标时,会对人类的利益造成伤害。真正的风险不在于敌意,而在于能力。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极善于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如果它们设定的目标与我们人类的目标并不相互吻合,那我们就有麻烦了。举例来说,人有时候踩死蚂蚁,并非对蚂蚁的主观恶意,如果恰好准备在某个地区修建一个水电站,而那片地区正好有一个蚁穴,那么对于这些蚂蚁来说就是坏消息。也就是说,机器人带给人类的伤害很大程度上是无意伤害,这就意味着人类从地球上万物灵长的地位上跌落下来,沦落为自己一手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占据主导地位之下的二等公民。霍金警告,不要把我们人类放到蚂蚁的位置。比如踩死蚂蚁,机器人带给人的伤害,很多情况下是无意伤害。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因具备了情感,最终会进化出对生存的渴望,未来一台高度发达的智能设备将逐渐发展出求生的本能,努力获取实现自身所设定的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因为生存下来,并获取更多的资源,会增加实现其他目标的机会。对于人类而言,这将导致生存危机的发生,因为我们的资源将会被掠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就会具备生存能力,不再依赖人类,它们自我完善,自我升级,机器人世界就会出现技术大爆炸,将人类越甩越远,就像人类和蜗牛在技术上的差距。幸运的是,目前以人工智能发展来说,离发展出与人脑相当或者远超人脑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遥远的差距。